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界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否符合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与特征、确定旅游活动对繁殖期白骨顶(Fulica atra)取食、孵卵等行为的影响,这对保护区提高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完善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有效进行物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旅游和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基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基本特征界定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各指标分别赋为3分,根据得分可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直接观察等方法进行了旅游者、社区、自然和保护特征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扎龙保护区游客动机以观赏风景和观鹤为主,具有学习动机的占18.1%,游客的NEP环境态度值为中等水平;8月外省游客多、由旅行社安排、团体更大,而5月游客学习动机更少,住宿条件要求更高,二者均显示了一定的大众性生态旅游特征;扎龙屯社区每年获得经济利益60~70万元,旅游带来的主要社会效益有交通便利、知名度提高、芦苇业收入更好,社区村民对保护区鹤类保护有很好的认识;保护区旅游区域湿地自然景观丰富,但圈养鹤的放飞活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旅游的自然度;保护区将23.3%的旅游收入用于鹤类的保护繁育和宣传教育,游客和摄影者与散养鹤接触时对丹顶鹤的干扰较小。根据量化研究结果计算得出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界定得分为21分,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从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让当地文化更多的融入保护区的旅游等方面入手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在安邦河保护区研究了白骨顶繁殖生态,结果显示:白骨顶营巢于开阔水面边缘的草丛中,巢下水深多为20~80cm、距明水面0~5m、巢间距30m~50m、领域面积3000~5000m~2;窝卵数为6-13枚,孵化期23天,孵卵率为91.38%;旅游活动区与对照区相比,巢址距干扰源更近,巢距明水面距离、巢间距、领域面积无显著差异,但产卵、育雏和集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区。在安邦河湿地旅游活动区与对照区进行了产卵前期和孵卵期雌雄白骨顶的日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产卵前期旅游活动区和对照区雌性取食时间比例均高于雄性,而雄性领域护卫行为较雌性的多;旅游区与对照区相比,白骨顶明显具有躲避行为。孵卵期雌性白骨顶的孵卵时间更长,旅游区和对照区之间雌性的孵卵、游走行为、雄性的整理行为以及雌雄白骨顶的躲避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白骨顶在孵卵期比产卵前期所受的旅游干扰更大。旅游活动对孵卵期白骨顶的日活动规律的影响是一次性孵卵持续时间缩短,取食时间零散。在安邦河湿地的高强度旅游区、低强度旅游区和对照区,观察分析了白骨顶成体和亚成体的日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三个区域间成体的取食、游走、整理和躲避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亚成体具有差异的行为类型是取食、游走和躲避;高强度旅游区与对照区之间的行为差异更为显著,而低强度旅游区与对照区间的差异较小;成体在旅游干扰出现后的消失行为明显多于亚成体,在同等旅游强度下,对干扰的反应较亚成体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