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科Chalalcididae,是一种蛹期独寄生蜂,可寄生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100多种昆虫,是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探明广大腿小蜂作为美国白蛾天敌资源的潜力,研发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了广大腿小蜂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等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蛹体型对广大腿小蜂子代性比、寿命、大小的影响,同时对广大腿小蜂雌雄成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筛选广大腿小蜂的相关基因,为广大腿小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调查了美国白蛾蛹夏季蛹和越冬蛹的寄生性天敌。包括4种膜翅目Hymenopteran的寄生蜂(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和广大腿小蜂B.lasus)和1种双翅目Dipterous的寄生蝇(日本追寄蝇Exorita japonica),其中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最高(夏季蛹:7.1%;越冬蛹:13.3%),广大腿小蜂只寄生美国白蛾夏季蛹,寄生率为6.6%,室内的寄生效果实验显示有广大腿小蜂的情况下,美国白蛾的成功羽化率为17.4%,显著低于无小蜂存在情况(90.5%),表明广大腿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的一种潜在天敌。2.开展了温度对广大腿小蜂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8、22、25、28、32℃五个温度条件下,广大腿小蜂均能从美国白蛾蛹中羽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蜂的发育历期减少,而发育速率增长。广大腿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是13.20±1.73℃,有效积温为210.29±28.74日度。3.研究了寄主体型对广大腿小蜂子代适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白蛾蛹重为67mg的后代小蜂后足胫节长是1.23mm,寿命只有4d;而蛹重为154mg的后代小蜂后足胫节长是2.01mm,寿命可达60d。甜菜夜蛾蛹中,蛹重为49mg的后代小蜂后足胫节长是0.81mm,寿命只有9d;而蛹重为129mg的后代小蜂后足胫节长是1.83mm,寿命可达67d。可知寄主体型可以显著影响子代寄生蜂的大小和寿命。寄主体型也可以影响广大腿小蜂子代的性比,从大体型中羽化出的广大腿小蜂雌性比是56.25%,而从小体型中羽化出的小蜂雌性比是26.67%。雌蜂的大小和寿命都要显著高于雄蜂。4.分别对雌雄成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101,945,678条clean reads,在默认参数下利用Trinity进行序列组装,获得254,656条长度大于200bp的转录本。与Nr,Swiss-Prot,KEGG,COG及GO各数据库进行比对,成功注释37453条unigenes。其中COG数据库注释13491条,GO数据库注释17248条,KEGG数据库注释15133条,Swiss-Prot数据库注释18195条,Nr数据库注释35427条。广大腿小蜂中共发现1416个DEGs和12648个无偏向基因,其中共有986个雌性偏向基因以及430个雄性偏向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广大腿小蜂在雌虫中富集的包括DNA复制、脂肪酸合成、脂肪酸代谢、昆虫激素生物合成等途径,而光传导-飞行通路是在雄虫中富集的。5、广大腿小蜂的TRP通道主要涉及TRPC和TRPA,TRPC主要与光传导有关,而光传导通道是在雄虫中富集的。利用荧光定量实验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行性,挑选了15个DEGs和4个无偏向基因用来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使用Y形管来进行趋光性实验,尽管雌性和雄性都倾向于向光移动(雄:91.7%;雌:66.7%),但雄性趋光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