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战略性产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抓国际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整体规模逐渐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整个制造业中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一类行业,该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这意味着科学的战略决策和专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该行业上市公司具有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而公司治理的核心和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司作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绩效,保证公司盈利的实现。所以,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分析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一些改善公司治理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建议。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和述评的基础上,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两权分离理论、激励约束机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四个维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其次,本文总结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概述了该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和盈利现状。然后,本文以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收益等8个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激励四个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既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又能够对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合理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占比、高管薪酬会对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对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管理层持股并没有对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公司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保持适度集中、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完善中小股东维权机制,保护好中小股东的利益;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优化董事会领导结构;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优化管理层激励机制,推行多元化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