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和重新配置,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实践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如何彻底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就盐城而言,盐城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总人口809万,位居全省第二;农业人口600万,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盐城市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扶农政策措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稳步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当前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探索适合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对创新盐城农村工作机制,消除妨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积极拓宽农民转移的地域和就业空间,加快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步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刘易斯等国外学者及刘伯文等国内学者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考察了盐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是立足盐城实际,总结了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分析了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在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农业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法律规章不完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等。二是借鉴推一拉模型分析了推动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包括农村地区的外推力,城镇的吸引力及政府的推动力;三是从外部经济环境、二元结构的体制及农民自身内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和制约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求了促进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即实行“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复合转移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业自身吸纳力,通过农村城镇化搭建劳动力转移的平台和载体,开拓民营经济吸收劳动力的新渠道。依据该模式,针对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转移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如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鼓励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营造转移就业的制度环境等。从而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成为现实,并且在促进转移的同时促进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