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围岩隧道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常会出现不良地质情况,如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围岩强度较低、隧道开挖容易产生围岩整体失稳等,这些情况下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应变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状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会对既有线路安全运营、隧道施工安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对支护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及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使其稳定,就必须清楚隧道开挖后围岩以及衬砌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本论文结合天平铁路关山隧道,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现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力学特性,旨在为以后的破碎围岩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依托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现场试验方案,对依托工程实验监测断面的选择、设备测点布置以及监控量测方法等做了分析,然后进行数据的采集。(2)对现场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了测试断面支护结构各测点应力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应力断面分布图,并对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了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现场监测表明:支护结构的受力满足破碎围岩隧道的施工要求,可以保证隧道的安全稳定。(3)应用FLAC3D软件建立隧道三维实体模型,参考实际施工情况,利用软件分析计算。对支护结构应力和围岩的应力进行分析,然后对围岩关键点的位移随着掌子面推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支护结构随着开挖步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现场开挖方法对围岩的变形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掌子面推进,支护结构的应力分布会逐渐趋于稳定,在拱肩和拱脚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建议及时施做支护;现场施工采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是合理的,它不仅可以满足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以及受力的要求,并且从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总之,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于破碎围岩段隧道施工中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现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力学效应,这些成果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的指导。
其他文献
通过历史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抗战时期的西北大学校刊——《西安临大校刊》、《西北联大校刊》和《国立西北大学校刊》的原始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具体
在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利润空间也在逐步缩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采购的模式在逐步推广,以充分开发低成本国家的资源,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不断提
简要介绍了相变原理与常用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围护结构、太阳能热泵、余热利用、地板敷设供暖、蓄冷空调等方面对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对相变材料今后的应用
目的: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炎性脱髓鞘和轴索损伤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但炎症是这个疾病早期最重要的环节。各种细胞因子
目的 探讨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1 1例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修补。结果  1 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旦确诊应尽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但同时中国社会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已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以及世贸组织的成功加入,使得中国与世界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物流冷链技术的不断提升,蔬菜出口贸易这一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
本研究以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89年、1998年、2011年三时期Landsat TM30m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借鉴中国土壤侵蚀方程(CSLE),采用合适参数,引入沟蚀因子,分析了研究
以“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专项为依托,经过对云南省镇沅县秀山村委会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就其橡胶产业等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推荐橡胶新品种、新技
<正> 何塞·黎萨(Josc Rizal),这是菲律宾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在马尼拉湾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昂首挺立的黎萨雕像. 黎萨于1861年6月19日出生于内湖省的卡兰巴镇.当时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