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及高职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国务院协力各部门为了应对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相应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国家宏观就业政策的促动下,高职院校也进行转型,但高职院校的转型更多地滞留在形式上,在培养体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等内容上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职院校的情况更为严重。关注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分析制约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因素,探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责任。 本研究在已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教育统计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延边职业技术学院235名高职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应对策。 研究结果显示如下:(1)学生的就业意识淡薄,自我培养能力薄弱。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处于中偏下,依次为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应聘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师资队伍科研能力低,办学条件有待于提升。(3)产教融合程度低,制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用人单位对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整体评价处于一般水平,认为应聘能力相对最强,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4)办学经费不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5)办学保障机制不健全,阻碍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习效果差,多数应付了事,无法促进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如下:(1)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培养途径单一。(2)职业生涯教育未形成体系。(3)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4)资金投入不足,校企合作政策不健全。(5)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难以保障合作培养的有效性。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体对策如下:(1)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校企合作。(2)校企协同参与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全过程。(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训基地建设。(4)建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实施就业指导。(5)鼓励创业体验,提升就业意识和经验。 本文的研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参考数据和方法论依据,为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