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高。频繁就医,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中医学对本病有独特的诊治优势,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诊疗过程不规范,治疗手段多样。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建立单病种规范化诊疗方案逐渐成为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临床路径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具体的工作方法,其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疗品质,规范诊疗行为。然而此方面研究目前仍处于原始阶段,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构建合理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明确感染后咳嗽临床路径的优势,以期进一步推广和研究。目的初步评估实行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临床效益、实施效果,为下一步门诊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优化及推广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专科前期通过文献调研、回顾性病例研究及专家咨询共识,建立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其中治疗措施以运用风热、风燥、风寒、风邪方辨治为主。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采用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专科门诊符合感染后咳嗽入选标准的病人60例,按就诊医生情况分别纳入路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采集疗效评价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服务满意指标,并将所有信息录入Epidata3.l数据库,转化成SPSS文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检验两组患者的同质性;将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计分、治疗天数等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差异;将两组的医疗费用等作为卫生经济学指标,以及随访所得满意度评分等服务管理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感染后咳嗽中医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等各方面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路径组30例,其中脱落3例,无剔除病例;常规治疗组30例,脱落3例,剔除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咳嗽病程、治疗前各项咳嗽症状计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咳嗽症状计分(日间、夜间、总分)及综合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总分均呈下降趋势。路径组中位治疗天数短于常规治疗组(5天vs6天,P<0.05)。两组日均诊疗费用与总费用比较,结果提示路径组日均诊疗费用与总费用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路径占88.9%,不完全接受的占11.1%。对两组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对路径组诊疗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天数、临床疗效、诊疗费用的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天数,提高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