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自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集体“统一经营”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集体经济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分”的层面,家庭经营的规模不经济使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们据此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有效发展是重点。因之,本研究将研究范围锁定在村域经济集体经济的范畴内,并尝试将其划分为“传承型村组集体经济”、“股份改造型村级集体经济”和“新型集体经济”三种类型,作为分析研究框架。长江三角洲的集体经济在村域工业化、非农化、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率先经历了撤并村、城中村改造,村组集体产权改革、传统集体经济经营方式转变、新型集体经济迅速成长等阵痛,村域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实现形式初露端倪。因此,本研究选择长江三角洲作为观察对象,选择其中18个典型村域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总结村域集体经济转型背景、动力、路径、绩效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1)村域集体经济即在行政村范围内,村组两级社区集体成员分别共同所有的社区性合作经济、以及部分成员共同所有的专业性新型集体经济。(2)村域集体经济在村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层经营体制下,村域微观经济主体不仅“三足鼎立”,而且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链中:农户经济是基础;村组集体经济是保障;新经济体发育最关键。(3)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域集体经济大致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历史过程,与这个过程同步,集体经济功能及其制度也发生着变迁。(4)村域集体经济的三种不同类型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传承型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较为缓慢,股份改造型和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核心竞争力极大提升,成为发达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5)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了村域集体经济的实力,保证了农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和公共品供给,成为未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6)论文还对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双层经营体制是村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出发点或初始条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集体资产是转型的外部条件,村落精英和创业农民是村域内部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和关键,政策扶持是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7)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趋势仍然处在急剧变化之中,需要针对性的提出产权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保障其顺利转型和持续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是:尝试性地对村域集体经济进行了分类,从而构建了村域集体经济的研究框架;尝试性地总结了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样本的选取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可能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