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利用股票价格的信号机制来合理地优化配置资源,引导稀缺资源实现最大的投资回报。此外,一个良好的股票市场还有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以及实现普通百姓的共同富裕。然而,中国股市一个几乎不争的现实是,它通过普遍的“杀贫济富”大大加剧了本已非常严重的贫富差距;它通过让大股东及经理人只要混上市之后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轻易暴富严重腐蚀销熔了在中国市场本就特别稀缺的企业家精神;它通过异乎寻常的高度无个性的同涨共跌导致了早已稀缺的各类重要资源的乱搭错配,以致浪费巨大。中国股市几乎沦为一个纯粹的披着合法外衣的赌场,它是普通散户的绞肉机,同时又是具有并非法滥用各类信息优势的形形色色的所谓社会强势人物的财富天堂。论文试图求解个中缘由之一二,切入点是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股价波动同步性。股价波动同步性足够高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不够高是较长时间以来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大棘手现实难题,也是在财务金融界被广泛关注研究的两大难点理论问题。同涨共跌,股价波动高度同步的中国股市在价格发现及其基础之上的资源配置这一股票市场主要功能上的表现显然差强人意。在影响股价波动同步性的诸多因素中,会计信息透明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当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并且公司外部人获取会计信息的成本过高时,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将做出逆向选择,他们不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成本去搜集各个公司基本面的信息,而是习惯将优质公司和劣质公司混同对待,并以整个市场的平均质量作为其对单个公司价值的判断依据,以致产生类似阿克勒夫所谓的“柠檬市场”或“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在这个“柠檬市场”中,股票价格同涨共跌、高度同步,股价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很低。鉴于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股价波动同步性都是近十余年才异军突起的财务金融界的重要概念,本文首先对它们的内涵做一较为深入的剖析,然后,借助相关的经典经济管理学理论,探究二者、尤其是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券分析师(Analysts)在现代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财务报告信息需求者和财务预测信息供给者的双重角色(Schipper,1991;蔡祥、李志文、张为国,2003),考虑到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影响股价波动同步性上的相互联系,论文的研究加入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这一重要相关因素。论文选取2001-2006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作为公司信息透明度的主要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司透明度对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影响。为了做更深一步的研究,论文还从制度环境和盈余管理的角度,分别选择会计准则重大变革,所有制差异,业绩变化三个变量,实证研究了在其影响下,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程度的变化。另外,考虑到分析师预测同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股价波动同步性二者的紧密关系,论文还实证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性,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性的影响。全文共分八章,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重点和难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及局限。第一章为文献回顾。首先,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股价波动同步性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性方面的外文文献进行了回顾;其次,和外文文献回顾的方式相似,本章接着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本章对中外文献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相关文献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本文的实证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概述。主要论述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内涵、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内涵、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方法以及股价波动同步性的衡量方法。第三章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理论基础。主要挖掘与会计信息透明度、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加以勾稽联系。第四章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本章首先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为了把研究深入,本章之后再将几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作为变量,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关系的实证检验。首先本章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2001—2006年间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论证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然后通过2001—2006年与2007—2009年数据的回归比较,证明了在新会计制度体系下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关系会更显著;再者,本章以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为视角,探讨了在不同的控制人性质背景下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相关关系;最后,从公司业绩出发,论证在不同的业绩情况下,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相关关系。第六章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视角分析了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作为中介机构的证券分析师也会向资本市场传递会计信息,但是值得探讨的是,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是否能够在未来部分替代公司对外发布会计信息。本章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论证。第七章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并非随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而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关系更加密切,此结论表明了证券分析师的存在只是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一个细微补充,并不具有替代作用。第八章为全文总结,具体包括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有以下结果:(1)随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股价波动同步性显著降低。在对上市公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将产生“逆向选择”行为。由于难以准确判断哪些是高质量的、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哪些是低质量、不可投资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往往只能根据整个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质量来决定其愿意投资的价格,而这正是一种典型的逆向选择行为,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得低质量的上市公司充斥于证券市场之中。进一步地,信息收集将变得无利可图,从而造成投资者不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成本去搜集各个公司基本面的信息,而是将好公司和坏公司混同对待,最终导致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机制失灵。于是,决定股价波动的不再是与公司基本价值相关的特质信息的变化,而是整个市场信息的变化。于是,股价波动中特质信息含量减少,并呈现出较高的同步性。反之亦然,即,如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则也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机制而达到降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目的。(2)与07年以前的旧会计体系下相比较,在新会计制度体系下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2007年开始,我国在上市公司中全面推广实施了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会计准则。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财务透明度,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等方面,新准则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同时还增强了曾经一度因为失望对会计信息几乎不屑一顾的普通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阅读兴趣。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落实,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区分“好公司”与“坏公司”,并选择“好的公司”进行投资,因此,新会计准则下,股价波动同步性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反应变得愈加敏感。(3)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性质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由国家或各级政府控制的所谓国有企业存在一系列弊端,比如,国有股“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的实际缺位;由于国有上市公司承载了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多重目标,如发展经济、保证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使得国有上市公司受政府干预严重,盈利目标不明确;还有,为了在资本市场中获取资源,地方政府多有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冲动,它们往往对上市企业进行大面积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以致不仅导致了税务竞争现象,还极大地扭曲了会计信息。等等弊端,不一而足。总之,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等问题导致其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亦即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影响不明显。而在民营企业,由于较少具有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治理问题,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作用相对就比较明显。(4)随着业绩的上升,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关系先是逐渐升高,后又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是一种倒U型关系。一般来说,业绩好的公司往往有积极性对外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增强其报告收益的可信度,避免股票被市场低估(Grossman和Hart,1980;Milgrom,1981;Inchausti,1997);而业绩差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会减少会计信息的披露以掩盖亏损或者业绩下滑,尽可能的让股票被市场高估。然而,尽管与业绩差的公司相比,业绩好的公司存在更少的动机去降低会计信息透明度,从盈余管理角度来看,就长期而言,公司长期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主要在于通过平稳化盈余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因为盈余波动过大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的感觉,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以丰补歉,给人以收益稳定或稳中有升的感觉,从而令人对企业保持信心。故此,公司业绩过好或者过差,都同样更可能进行业绩操纵,致使信息披露环境变得相对较差,公司股价中的特质性信息也因此相对较少,股价波动同步性程度相因提高。于是,随着业绩的增长,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呈现一种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走势。(5)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与股价波动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即使很大程度上与普通投资者基于同样的会计以及其它方面的信息,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证券分析师还是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及信息搜寻加工上的相对优势,向资本市场提供许多有特别价值的信息。实际上,证券分析师作为专业分析人员能够利用其有效的信息收集途径和专业分析能力获得多于普通投资者的“超额信息”。这些有用的信息经衡量加工再进入证券分析师预测收益,从而使证券分析师预测收益作为一种增量会计信息,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中公司的特质信息,降低股价波动的同步性。(6)随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性逐渐降低。随着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投资者将进一步感觉到信息链条的增加会导致信息的失真,所以会更加关注公司直接披露的信息。这样,相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影响就会逐渐地增加。随之,随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就会相对地逐渐减弱。论文所做实证研究的结果逐一验证了以上结论。论文可能的创新主要在以下两点:(1)由于公司控制人性质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重要地位,论文从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角度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问题;考虑到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已经有三年,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已有了数据检验的可行性,论文对旧会计准则体系下和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问题;由于公司内部的盈余管理问题普遍存在,论文还将公司盈余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公司业绩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问题。(2)由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论文还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证实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信息不能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进行替代,这同时为会计信息透明度在资本市场处于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提供了一个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