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公共场合的话语,政治讲话是中国领导人对外宣传和交涉的重要手段。在政治讲话中,演讲者和观众以各种技巧和方法参与互动,清楚地表达其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法,从而帮助受众理解抽象的政治信息并引导他们的看法,影响其态度和行为。作为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发表的很多政治讲话引起了众学者的关注。而习近平主席的经济类讲话,不仅涉及国际外交和国内民生,还表现其独特的政治主张。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分析和研究习近平主席经济类政治讲话中态度资源的实现方式和分布特征,探索其中的语言特征和社会意义。具体来说,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习近平主席经济类政治讲话中态度资源的实现形式有哪些?2.习近平主席经济类政治讲话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模式是什么?本研究选取习近平主席的八篇经济类讲话为语料,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前者借助词频检索工具、分类标注手段,量化分析态度资源在这些演讲中的实现和分布,后者结合语义和语境探索其影响因素和积极意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语料中的态度资源主要通过词汇、修辞、句法、语义等显性或隐性手段实现。(2)态度的三个子系统中,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占比相对较大,分别为49.44%和35.73%,情感资源占比最小,为14.83%。数据显示。语料中积极性评价资源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消极性评价资源,占比92.96%,显示了习近平主席对经济发展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心。分析表明,习近平主席经济类讲话中态度资源的实现和分布主要受社会背景和习主席讲话的语言特征所影响,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互利共享的经济政策和习主席和平外交的政治理念。在本研究中,评价体系为研究习近平主席经济类讲话的内涵分析和影响因素提供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扩充了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鉴于评价体系与积极话语分析有着共同的基础,本文将评价体系应用于对习近平主席政治讲话的积极话语分析,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政治话语的和谐意义,为习近平主席政治话语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