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纳米金刚石作为载体促进内吗啡肽-2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吗啡肽(EMs)在当今所知的生物活性肽中对μ阿片受体具有最高的亲和能力和选择性,它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水平与吗啡相当。内吗啡肽相对简单的结构以及较强的镇痛活性使得其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镇痛药物。但作为多肽类药物,EMs具有易在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血脑屏障通透性差、镇痛持续时间短等缺点,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众多的策略中,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很好的优势。研究表明:纳米粒作为药物的转运载体可以有效地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而不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本论文以纳米金刚石作为转运载体,将内吗啡肽-2以不同方式负载于纳米金刚石上,旨在利用纳米金刚石携带内吗啡肽-2透过血脑屏障,增强内吗啡肽-2外周给药的镇痛活性。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分别采用物理吸附和化学连接两种方法将内吗啡肽-2负载于纳米金刚石上,测定复合物的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并采用一系列光谱和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均显示内吗啡肽-2成功吸附或连接在纳米金刚石上,载药量分别为0.45mg·mg-1和0.27mg·mg-1。通过药效学方法(小鼠温浴甩尾法)考察外周给药后复合物的镇痛活性,并建立了血脑屏障体外模型—平行人工膜模型,利用此模型测定复合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静脉给药后内吗啡肽-2组、纳米金刚石组均无镇痛活性,物理吸附复合物组和化学连接复合物组均表现出显著的镇痛活性,其最大%MPE分别为内吗啡肽-2的4倍(17.1%)和5倍(20.4%),且作用时间有所延长,其中化学连接复合物组的最大镇痛效应高于物理吸附复合物组,但后者的镇痛持续时间较前者长。平行人工膜测定结果显示,纳米金刚石的渗透系数为12.15%,与阳性质控药物卡马西平的14.17%接近,同时明显高于阴性质控药物阿替洛尔,表明纳米金刚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能够作为转运载体携带内吗啡肽-2透过血脑屏障。本论文为多肽药物的临床制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本课题研究一种用于肿瘤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纳米级超声微泡,它包括含有气体内核的超声微泡和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将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包裹在微泡内部组成携带有抗肿瘤药物
近年有学者发现面孔宽高比(facial-width-to-height ratio,fWHR)能够预测一个人(尤其是男性)的攻击性倾向,且fWHR比值越大,攻击性越大。但是这种预测性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仍
抑郁症或称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指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是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的主要类型。各种社会性、环境性因素都让抑郁症的发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组合柱形式,其在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少,因此在结构设计选型及分析时缺少参照,本文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相关结构体系应用于住宅中的抗震性能情况,
恐惧是生物体对外界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危险因素所作出的防护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主要包括行为(如僵持、逃跑及战斗等)、内分泌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当今制造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生产的零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制造的提出,对测量机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是日益剧增。测量技术作为先进生产
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树脂,然而纯组分的PAsp由于性能单一,在使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此,本文引入互穿网络结构以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耐
柔性绿化挡土墙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支挡结构,其综合了柔性复合纤维网、复合纤维拉结绳等新型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的用量,解决了建筑垃圾所带来的问题,施工完
聚酰亚胺多孔微球结合了聚酰亚胺高的热稳定性、低的介电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多孔微球大比表面积、高存储能力、低密度、易功能化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在制备技术、
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官能团种类单一,耐盐性能差,凝胶强度低等不足,应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