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公共空间面积面临不足。同时,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增大,人与人交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建造,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具有较高的可达性高。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缓解了人与环境的矛盾,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便捷性需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以上作用将成为城市今后公共空间建设的方向和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微型公共空间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洪山区隶属作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作为中心城区之一,洪山区城市化比率高,人口密度大,微型公共空间建设意义重大。辖区内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蜚声海内,珞喻路商圈等繁荣兴盛,故而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建设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的诸多理论成果,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别从商业区、居住区和文教区各选取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场所进行调研。通过行为注记法、平面绘图法和数据统计法,结合性别、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特性,从行为时间分布、行为空间分布和主要行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精细的数据调研,首先纵向分析了三个不同类型微型公共空间特点,接着通过横向比较,尝试探讨微型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也籍此为今后微型公共空间普遍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研究发现,空间使用者年龄构成与空间类型显著相关,而性别的相关性不大;不同微型公共空间中到访量差异性较大,与空间可达性高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类型空间中发生的行为类型并不完全重合;横向分析比较得到,典型性微型公共空间中活动多样性水平普遍较低;不同性别、年龄的使用者对微型公共空间的使用存在鲜明的时段性和空间分布特征;某特定行为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与空间类型相关性不明显;交通干扰较少、空间分隔合理和符合环境行为学设计的空间具有更高的使用率,人聚效应明显。最后,本文对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期望为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