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血管疾病(CVD)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0%),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痴呆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和再灌注损伤是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和偏瘫等严重后遗症的根本原因。目前,急性脑梗塞(ACI)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尚无重大突破。中医中药对ACI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这是否与中医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促进CNS再生等作用有关,亟需深入研究这一前沿课题。目的:研究中药环维黄杨星D (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中枢神经生长与抑制相关因子调控的细胞分子学机制。方法:①模拟出人类具有高血压性脑血管损害病变基础的局灶性脑梗塞模型。采用双侧肾动脉环形银夹狭窄法,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②用显微镜-微机图像分析法测定I/R第1、7、14、30d缺血区脑组织脑梗塞面积(IS),观察CVB-D对IS的作用。③用干湿称重法测定脑I/R上述不同时间缺血区脑组织水含量,观察CVB-D的抗脑水肿作用;④用Zea Longa5分制标准等方法测定I/R上述不同时间大鼠行为学评分、血压、动物死亡数,观察CVB-D对其的影响;⑤用透射电镜检测中枢神经髓鞘、突触、胶质细胞、血脑屏障(BBB)等变化,观察CVB-D对I/R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⑥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R不同时间缺血区脑组织GAP-43、SYN及neurocan、GFAP表达,观察CVB-D对I/R损伤区中枢神经生长与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⑦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R不同时间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区GAP-43mRNA基因表达水平,观察CVB-D对其的影响,并对中枢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信号传导进行研究。结果:①CVB-D显著减少I/P,第7、14、30d大鼠脑梗塞面积;②CVB-D显著减少I/R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③CVB-D对I/R大鼠行为学评分、血压、动物死亡数改善不明显;④电镜显示,CVB-D组较对照组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明显减轻;⑤免疫组化显示,CVB-D明显促进I/R缺血区脑组织GAP-43、SYN阳性细胞表达;⑥CVB-D明显阻遏GFAP、neurocan阳性表达细胞;⑦CVB-D明显促进GAP-43mRNA阳性细胞表达,GAP-43mRNA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与GAP-43表达呈正相关(Y=0.812,P<0.05)。结论:CVB-D有抗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区脑组织中枢神经生长因子GAP-43mRNA、GAP-43、SYN表达、下调中枢神经生长抑制因子GFAP、Neurocan的表达,促进损伤区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等作用密切相关,此可能是CVB-D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种新的获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