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它不仅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和指向,同时也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安排存在紧密的联系。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和介入是当前各国所采取的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按照政府2010年确定的2300元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逐年下降,中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4年的7017万人,为全面小康打下了基础。同时,从贫困人口的绝对规模来看,我国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减贫任务。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扶贫政策,加强了扶贫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扶贫配套政策,为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和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扶贫政策的效果,提高各类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绩效,对于我国实现"到2020年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重点县全部减贫摘帽"的政策目标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收集1997年至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状况和年度各项扶贫政策资金投入情况,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不同类型的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的动态减贫效果,为提高我国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按照这一思路,本文整体框架如下:第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对研究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进行概念性阐释,从贫困的定义、扶贫政策、政策绩效评价、多维贫困理论与贫困测量指标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村基本贫困状况描述性统计分析;第四,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动态影响效应评价;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扶贫政策资金投入依然是实现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基础,以工代赈的扶贫政策对减贫效果的动态影响最为显著。第一产业在当年和未来一定时期内都将作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政府关于农村产业扶持的资金投入,只是在开始阶段对减贫有显著性效果,后期的减贫效果逐步弱化。此外,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在第二年对农村贫困状况起到减缓作用,并在后期逐步效果凸显,说明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应注重长期的减贫效果。实证分析结果中,本文发现了扶贫政策对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具有积极的效果,但部分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缺陷,并据此对未来扶贫工作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根据以往中国农村扶贫进程来看,影响农村减贫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负担程度高、社会接触程度低和政策参与度低;外因主要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欠佳、基础设施滞后、扶贫政策目标偏离和社保作用甚微等。基于上述原因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高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包括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社会保障以及政府扶贫项目的参与程度;在加大政府对扶贫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完善政府扶贫政策实施机制,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安排有效的资金投入,并健全贫困信息化动态甄别机制,强化扶贫资金投入的全过程督导和后期的追踪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