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拉菌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阿维菌素第三代衍生物。其抗寄生虫范围广泛,作用独特,与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效果好,是目前具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本论文通过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多拉菌素高产菌株,用响应面优化发酵培养基,同时采用单因素方法优化多拉菌素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
首先对原始菌株进行分离复壮,采用传统的紫外辐射和亚硝基胍诱变选育高产菌株做为基因组重排育种的出发菌株。同时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条件。最佳方法为添加0.5%甘氨酸的YEME作为制备原生质体的菌丝培养基,培养20h后收集菌丝体用加入35颗玻璃珠的250ml摇瓶、250rpm振荡45min打碎菌丝体,3mg/ml溶菌酶、30℃作用30min。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分别达到了88.9%、4.4%。最适融合条件为40%的PEG4000作用3min,融合率为8.3960。
将诱变得来的高产菌株制备成原生质体,分别采用紫外照射200s、60℃温浴40min灭活后融合,用5μg/ml的链霉素抗性筛选第一轮基因组重排高产菌株。第一轮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作为第二轮基因组重排的出发菌株,如此重复进行4轮基因组重排。链霉素的抗性浓度分别是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最后得到一株多拉菌素产量为547mg/l的遗传稳定菌株F4-120。其产量分别是原始菌株(103mg/l)和第一轮重排出发菌株最高产量(147mg/l)的531.07%、372.11%。同时比较了原始菌株和重组菌株的发酵参数。
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了基因组重排菌株F4-120的发酵配方,得到玉米淀粉、蛋白胨和碳酸钙为显著影响因素,优化后的浓度分别为118.9g/l、17.16g/l和10.18g/l。多拉菌素产量达到672mg/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3%。
另外本论文确定了多拉菌素产生菌的发酵温度、发酵培养基初始pH、装量、种子培养时间和移种量。考察了敏感度、前体添加时间和浓度及发酵过程中的补水时间,结果表明多拉菌素产生菌对剪切力很敏感,在发酵第一天和第六天分别添加0.1%和0.06%前体环己烷甲酸钠能促进产素,发酵过程第四天补与蒸发量同等体积的无菌自来水可以提高产素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