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裸鼠肝癌模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新的抗肿瘤思路。方法:切片组织来源于我们已经建立好的裸鼠肝癌模型:4-5周龄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20 mg·kg-15-FU).5-氟尿嘧啶+L-精氨酸组(5-FU+L-Arg,腹腔注射20 mg.kg-15-FU+100mg·kg-1L-Arg).隔日给药1次,共3次。实验结束以后处死动物,移植瘤组织部分进行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病理学观察裸鼠移植瘤坏死的程度和范围,免疫组化SP法检测裸鼠肝癌模型对照组、5-FU组,5-FU+L-Arg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HDAC4的表达。按照切片内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占肿瘤组织面积的百分比分为四个等级:≤25%(+),25%-50%(++),50%-75%(+++),>75%(++++)。参照Mattern方法判定iNOS与HDAC4的表达结果,未见染色为0分,轻度染色(浅黄色)为1分,中度染色(棕黄色)为2分,深度染色(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未见染色为0分,染色细胞<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两项得分相加0分判为阴性,1-2分为弱阳(+),5-6分为强阳(+++),3-4分介于二者之间(++)。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肿瘤坏死程度,iNOS与HDAC4在对照组、5-FU组,5-FU+L-Arg组的表达结果进行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同时对iNOS与HDAC4在各组之间表达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1.裸鼠移植瘤的病理学变化镜下观察裸鼠移植瘤组织间有较多粗细不等的纤维组织将瘤细胞分隔成巢状,部分呈腺腔状排列,可见较多血窦结构。大多数癌细胞成三角形,胞浆丰富,胞核大小形态极不规则,核浆比例增大,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药物处理后肿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对照组5例(+),4例(++),1例(+++);5-FU组4例(++),4例(+++),2例(++++);5-FU+L-Arg组2例(++),3例(+++),5例(++++),5-FU组、5-FU+L-Arg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OS和HDAC4蛋白的表达结果iNOS以粗或者细的颗粒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部分表达于胞膜。iNOS在对照组、5-FU组、5-FU+L-Arg组中的表达呈平行递增关系,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AC4弥漫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和或胞核,间质细胞亦可见表达。HDAC4则在对照组、5-FU组、5-FU+L-Arg组中的表达成递减趋势,且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 iNOS和HDAC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iNOS与HDAC4在对照组中无相关性(P>0.05),而在5-FU组、5-FU+L-Arg组中的表达成负相关(P<0.05)。结论:①裸鼠移植瘤组织的坏死程度和范围的增大与药物有明显关系。②内源性NO可下调裸鼠肝癌模型中HDAC4的表达,iNOS表达增强,内源性NO浓度增加,HDAC4表达明显减弱。③在肿瘤细胞内NO与HDACs这两种分子之间存在新的联系,NO是HDACs多种功能的重要调节者,这就为我们在研究肿瘤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