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滦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供水水源较单一、后备水源地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这些已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查明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为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研、室内分析,综合应用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滦河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及滦河沿岸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主要结论有:(1)河水主要为低TDS的HCO3SO4型水,水平分带不明显,而沿岸浅层地下水整体上沿地下水径流方向TDS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变化为:HCO3型→HCO3SO4型→Cl HCO3型。(2)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山间盆地地下水补给河水。至冲洪积平原转变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冲洪积平原的下部直至入海口,河流与地下水呈现左岸排泄右岸补给的互补状态。(3)地下水的最终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蒸发,在不同区域存在向地表水体的汇流排泄及地表水体的补给。地下水循环模式主要有三种:①山间盆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河流排泄,径流速度快。更新速率能力强,地下水年龄小(<40a)。②冲洪积平原的中上部(剖面III、IV),地下水接受河水(50%-60%)和大气降水(40%-50%)补给,径流速率减慢(0.15-0.25m/d),但更新能力仍较强。③冲洪积平原下部及冲积海积平原含水层渗透性变差,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径流速度慢(<0.05m/d),地下水更新能力差,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关系主要为左岸补给右岸排泄,河流渗漏补给量大于排泄量。(4)比较适合作为备用水源地的区域为在冲洪积平原的中上部,在该段傍河取水,将激发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同时减小潜水蒸发量,即可充分利用上游水库弃水又可以减小局部的潜水强烈蒸发,并且避免引起海水入侵等问题,有利于水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