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思想家,她站在张杨女性美学、突出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创作了《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奥兰多》等优秀的作品。作为一位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对文学创作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她倡导并实践了“双性同体”思想。本文在考察“双性同体”概念和伍尔夫女性主义立场的基础上,从人物分析、意象象征、时间模式等角度来解读伍尔夫在其叙事文本中表现的“双性同体”观。全文由引言、结语及中间两个部分组成。引言简要介绍了伍尔夫文学成就、“双性同体”思想、女性主义立场及论文主题。论文第一部分:“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立场。首先,对“双性同体”概念进行溯源及阐释。“双性同体”经历了从神话原型到女性主义诗学概念的发展历程,由此,论文切入神话学、词源、心理学、女性主义诗学等角度对“双性同体”观做一线性梳理。在此基础上,论文进而审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立场:双性共存,追求和谐。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充满了对人类两性和谐共存的美好期盼。在当时男权中心文化的历史文化语境里,这无疑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但是,对于伍尔夫“双性同体”观的女性主义立场,批评界却是众说纷纭,既有肯定也有否定。笔者分析之后肯定了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是种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念;论文第二部分:“双性同体”在伍尔夫叙事文本中的演绎。伍尔夫的小说叙事女性主义元素意味无穷。在伍尔夫看来,“双性同体”写作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是可以成为现实。伍尔夫通过小说创作把“双性同体”作了生动演绎。“双性同体”是贯穿伍尔夫小说的核心意象,这突出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塑造、象征意象、时间模式几方面。针对“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论文从双性流动的奥兰多、具有两性特质的人物、对双性差异进行整合的人物、融合多元差异的“其他性别”四种类别具体分析。这些融合了两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伍尔夫对“双性同体”精神境界的向往;针对“双性同体”的象征意象,论文具体分析了“灯塔”、“莉丽心中的油画模式”“绽放的康乃馨”等意象。伍尔夫借助了这些意象象征“双性同体”理想境界,以此来表达双性和谐共存的追求;针对“双性同体”的时间模式,论文以《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三部作品中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运用和安排为例。非线性的心理时间带有感性的女性色彩,线性的物理时间带有理性的男性色彩。在安排小说叙事时间上,伍尔夫积极探索将二者融为一体的途径,体现了“双性同体”的时间观。最后,结语再次强调伍尔夫“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立场及意义。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