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压电结构的瞬态响应和波动特性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合压电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接收性能和更宽的工作频率等诸多优势,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动力测量、无损检测、生物医学等众多工程和技术领域。研究电弹性波在层合压电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对于压电智能结构的设计制造及其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由于压电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各向异性,材料层的交错铺设,以及压电介质中机电耦合特性,使得层合压电结构是一个具有不连续分布、不连续材料属性以及机电耦合性质的复杂系统,目前对层合压电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在数值模型的建立、求解精度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难点尚待完善和解决。为此,针对层合压电板壳结构在机电耦合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问题,本文力求建立一套能够兼顾求解效率和精度,同时准确描述层合压电结构动力响应的分析体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适用于层合压电结构瞬态响应分析的压电层单元模型。针对层合压电结构中电弹性耦合波主要以面波形式传播的特性,将压电层单元中的位移场和电势场两个基本量离散为相应的节点面向量,利用层单元三个节点面内的位移和电势的二维分布函数来拟合层合压电结构中位移场和电势场的实际状态。基于压电层单元建立了层合压电板和层合压电圆柱壳的半解析数值模型,相比较有限元分析模型大幅减少了瞬态问题分析中所需单元数量和密度,只需较少的单元划分即可满足数值模拟的精度。(2)提出了力、电载荷激励下的层合压电结构的瞬态位移响应和电势响应的高效求解算法。将层合压电结构半解析数值模型应用于层合压电板和层合压电圆柱壳的瞬态响应求解,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了结构在时空域内的运动控制偏微分方程。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将关于位移和电势完全耦合的运动控制偏微分方程,变换为波数域内的位移控制常微分方程,以及位移和电势之间的线性耦合方程,从而避免了数值计算中耗时低效的偏微分方程组直接求解。在波数域控制方程中,引入等效力载荷和等效耦合刚度矩阵的概念,降低了控制方程的阶次,减少了在线计算的存储空间。利用压电铺层材料参数矩阵的对称性,对复数域内的波数域运动控制方程和相应的特征值问题进行了实数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3)提出了层合压电圆柱壳中电弹性波传播的波动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层合压电圆柱壳半解析数值模型,建立了结构的自由振动控制方程。基于模态分析方法,推导了层合压电圆柱壳中电弹性波传播的相速度面、相慢度面、相波面、群速度面、群慢度面和群波面六个波动特征面的具体形式,可以直观的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压电效应对结构波动特性的影响,观察不同波动传播方向上波动特性评价指标的变化。(4)提出了层合压电板电势和位移瞬态响应对载荷参数和材料本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基于所提出的层合压电板瞬态响应求解算法,采用直接求导的方式在波数域内建立了瞬态响应的敏感性方程,并给出了两类设计参数下敏感性方程中虚载荷的计算方法。所推导的敏感性方程与瞬态响应求解中的运动控制方程对应着相同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因此本方法尤其适用于较多设计参数情况下的瞬态响应敏感性分析,并可在结构瞬态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很小的计算成本即实现瞬态响应和响应敏感性的同时输出。结合区间结构分析理论,用于计算层合压电板在不确定材料参数和载荷参数条件下的位移和电势瞬态响应边界。
其他文献
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现代化制造业生产方式,数控技术是制造企业的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生产水平。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是中华民族文化产生的摇篮,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中华先民纺织刺绣的历史代表了文明的程度,历史上有过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的陕西,在织绣方面也独树一帜。直
民用飞机结构件因其工作环境特殊常出现腐蚀损伤。为提高零件使用寿命,需对零件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在对受到腐蚀损伤零件的损伤部位进行清理、打磨后会形成斜面、圆弧面等复杂
<正>~~
会议
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共同正犯中的一部分人切断与其他共同者的相互利用、补充关系,从共同正犯关系中脱离之后,对其他共同者实行的行为和由此而产生的犯罪结果不再承担责任,应成立犯
成年人监护制度是对因身体、心灵、精神等存在障碍导致缺乏判断能力的成年人设定监护的制度,其功能是保护成年人中弱势群体的民事权益。长期以来,我国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偏向于未
新中国建立以前,围绕启蒙救国这个历史性主题,毛泽东的德治思想先后经历了改良主义、新民主主义演化过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开放性.毛泽东的德治思想,对于今天的德治建设具
<正>2016年12月3日至4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制日报》社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破产重组实务研讨会暨供给侧改革法治论坛——‘僵尸企业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为其成本低,可采用大规模的卷对卷柔性制备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较低的性能制约了其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一方面是设计新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