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课堂话语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对它做何反馈是检验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从学习者的接受视角出发对汉语教师课堂话语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论文和专著之中,专门论著比较少。因此,十分有必要从学习者的接受视角,全面、集中、深入地探索汉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问题。本文分析的是笔者所在的实习单位印尼优利联汉语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实录、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途径收集研究的材料,并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处理材料。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总结了与第二语言教师课堂话语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讨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师资情况和学生情况五个方面概述了印尼优利联汉语学校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从汉语学习者的接受视角出发,结合课堂实录、个人访谈的情况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统计和分析了调查问卷的结果,找出了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语音面貌仍存在的主要问题:语速不合适、语流不顺畅、语气不温和、音量不稳定、吐词不清晰,得出了在汉语教师的朗读、讲解、对话、指令、提问和反馈六类课堂话语中,除了朗读话语艺术性强,受到学习者百分之百的肯定之外,其他话语仍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结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讲解话语规范性差、对话话语原则性淡、指令话语明晰性弱、提问话语难度层级模糊、反馈话语具体性和启发性不足。第四部分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改进策略:一方面要增强汉语教师完善语音面貌的意识,使其语音面貌达到语速合适、语流顺畅、语气得当、音量稳定和吐词清晰的程度;另一方面要强化汉语教师六类课堂话语的针对性,从朗读话语艺术化、讲解话语规范化、对话话语原则化、指令话语明晰化、提问话语难度层级化和开放化、反馈话语具体化和启导化这六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指出论文的价值所在,说明论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