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赏草是我国园林界新兴的景观植物,因其自然朴实、观赏价值高且耐旱、耐贫瘠、抗病虫害、养护水平低等优点而倍受推崇,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十分特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潮湿,所以选择适合南京地区生长的观赏草种尤为重要;且在观赏草的生物学特性、观赏性评价及抗性研究方面一般都是定性描述,定量研究较少。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对引种至南京地区的13种观赏草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观赏性评价及抗旱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为观赏草在南京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引种、栽培和园林景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8年4月-2009年11月对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物候期、形态特征、越夏性、越冬性及抗病虫害能力进行系统观测。结果表明,蒲苇、花叶蒲苇、香茅、红叶白茅、细叶芒、花叶芒、斑叶芒、狼尾草8种暖季型观赏草除蒲苇、花叶蒲苇四季常绿外,其余6种草均在11月末枯黄,香茅5月初返青,红叶白茅、细叶芒、花叶芒、斑叶芒、狼尾草均于3月末返青;除香茅和红叶白茅不开花外,其余草种花期均集中在7-11月,花期较长。蓝羊茅、细茎针茅、花叶虉草、金叶苔草、欧根金线蒲5种冷季型观赏草中,细茎针茅和蓝羊茅夏季休眠,花叶虉草冬季出现短暂休眠现象,金叶苔草、欧根金线蒲四季常绿;花期均集中在3-6月,花期较短。除花叶虉草于夏初梅雨季节前出现蚜虫外,其余草种均未出现病虫害,13种观赏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金叶苔草、欧根金线蒲2种冷季型观赏草和8种暖季型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较强,蓝羊茅和细茎针茅适合春冬两季在南京地区园林中应用,花叶虉草属于根茎型繁殖,侵占力较强,且易形成种内竞争,园林应用中应注意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侵占其他草种。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观赏价值行评价。得到13种观赏草春季观赏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茎针茅、蓝羊茅、红叶白茅、斑叶芒、细叶芒、欧根金线蒲、花叶芒、花叶蒲苇、蒲苇、金叶苔草、狼尾草、花叶虉草、香茅,除香茅因返青期较晚,观赏价值不高外,其余草种观赏价值与理想草种的关联度均在0.65以上;夏季,13种观赏草观赏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狼尾草、红叶白茅、花叶蒲苇、斑叶芒、香茅、花叶芒、细叶芒、金叶苔草、花叶荫草、欧根金线蒲、细茎针茅、蓝羊茅;秋季观赏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蒲苇、斑叶芒、花叶蒲苇、狼尾草、红叶白茅、花叶芒、细叶芒、花叶虉草、香茅、金叶苔草、欧根金线蒲、细茎针茅和蓝羊茅;冬季,6种暖季型观赏草休眠,其余7种观赏草观赏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蓝羊茅、金叶苔草、花叶蒲苇、欧根金线蒲、蒲苇、细茎针茅、花叶虉草。不同观赏草最佳的观赏季节不同,观赏部位也不同,园林应用中可根据观赏特性和观赏季节选择应用合适的观赏草种。春季,细茎针茅开花,具有较高的动感和韵律,茎叶纤细亮绿色,是其最佳的观赏季节;夏季,蓝羊茅休眠,冬春季是其最佳的观赏季节;红叶白茅叶色具有季相变化,生育期内观赏价值均较高;秋季,3种芒类观赏草开花,观赏价值均高,若排序则为斑叶芒>花叶芒>细叶芒;蒲苇、花叶蒲苇秋季开花,随着花序的盛开,观赏价值明显提高。3、在南京自然气候条件下遮雨栽培,对6种观赏价值较高的观赏草于春季进行抗旱性试验。得到6种观赏草的抗旱性顺序为花叶蒲苇>香茅>斑叶芒>花叶芒>花叶虉草>红叶白茅。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观赏草的抗旱性差异较大,同时证实了枯叶率可作为观赏草抗旱性评价的形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