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学位论文首次在晚唐社会历史与文艺思想背景下,对晚唐乐府诗的创作概况、题材和主题、诗歌艺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本文首先明确了什么是晚唐乐府诗,晚唐是指从敬宗朝到唐末,乐府诗则是因文学体裁成熟分化并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的影响下逐渐明确起来的一个文学概念,指传统乐府文学中除去词和曲后的部分,包括汉乐府及后代拟作、六朝乐府及其拟作和隋唐以来创制的新题乐府。晚唐乐府诗具有相当多的数量和内在的丰富性,且不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还回顾了相关研究史,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成就及不足做出了简单评介。 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等,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的仕进和创作受到限制,但也刺激了现实主义乐府文学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淮一带出现局部繁荣,促进了这一地区乐府诗创作的发展,同时产生的江南重赋现象也为乐府诗提供了新的题材。另外佛、道两教继续兴盛,并在与儒教及相互斗争中走向三教合一,这对作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题材、艺术手法的使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作为传统乐府诗发展的延续,晚唐乐府诗在创作上必然受到前代乐府诗的影响。由于乐系变迁,晚唐乐府诗大多不能配乐歌唱,但仍有少量能够配乐的作品。晚唐近体诗的高度成熟和怀古、现实主义两股文学思潮的相继兴起,对晚唐乐府诗创作上多用近体形式和主题、风格多元化上产生了影响。 晚唐乐府诗人的乐府诗观念主要有三种:以张祜为代表的以绮丽为美的乐府观;以皮日休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乐府观;以贯休为代表的“以文为戏”乐府观。晚唐乐府诗人在创作中经常使用前代已有的旧题,但也有不少自拟的新题。以地域和诗人身份为划分标准,晚唐乐府诗人可分为三个大的群落:前期的绮丽派诗人群,后期的现实主义诗人群及乐府诗僧群。 从题材和主题上看,晚唐乐府诗所使用的包括“礼乐颂歌”、“艳情闺怨”、“边塞战争”、“咏物”、“江南风情”、“说理咏怀”、“宴饮歌舞”、“都市繁华”、“农村”、“历史兴亡”、“游仙”、“游侠”等题材类别,表现了“怨别伤离、人生艰辛”,“讥时刺世”,“怀古咏史”,以及边塞乐府中的“尚武”与“思乡厌战”等主题取向。 从艺术风格上看,晚唐乐府诗既有学习六朝乐府绮丽诗风的一面,又有继承和发展中唐新乐府现实主义诗风的一面。同时,由于受到汉乐府民歌以及禅宗偈颂、语录语言的影响,晚唐乐府诗在诗歌语言通俗化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