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glaucoma)以视野进行性损害为特征,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青光眼发病隐匿,进程缓慢,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及视野改变,早发现、早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青光眼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检查有视力、眼压、眼底、视野、角膜厚度、超声生物显微镜、房角镜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其中视野检查是国际公认的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也具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设备的出现,为研究青光眼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了可能。本研究试图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检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并比较其与正常组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通过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时期视盘各区域血流密度的变化规律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为临床上青光眼的诊断与随访提供一种无创、客观、快捷、量化的检查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男女不限,年满18周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A组)和开角型青光眼(B组),将B组分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B1组)和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B2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美国光视公司OPTOVUE ANGIO OCT(型号:RTVue oct量化2.0版本)设备对受试对象进行视盘区血流扫描并自动分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和定量分析,生成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数值(用百分比表示),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绘制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与视野相关参数关系曲线。
结果:1.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8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18人,年龄均在25-65岁之间。其中A组18人30只眼,B组20人30只眼,B1组11人17只眼,B2组9人13只眼,C组共18人30只眼。各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2.在二分法中,A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3.16±9.70%,下方42.30±8.03%。B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2.60±8.43%,下方42.03±8.19%。C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50.60±4.19%,下方50.43±4.62%。A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在四分法中,A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1.17±12.31%,下方43.10±9.86%,鼻侧39.07±8.61%,颞侧48.27±7.31%。B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0.80±11.83%,下方41.70±12.03%,鼻侧39.50±7.56%,颞侧48.00±5.56%。C组视盘上方53.03±4.07%,下方52.20±5.92%,鼻侧46.67±5.36%,颞侧51.97±5.45%。A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中上方、下方血流密度差异最明显,鼻侧次之,颞侧差异最小。B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方、下方血流密度差异最明显,鼻侧次之,颞侧差异最小。
4.B1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B2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降低最明显(P<0.01)。
6.绘制视盘血流密度值与视野相关性曲线,在95%置信区间内,A组和B组视盘四个区域血流密度数值与视野MD值(负值)呈正相关,与视野PSD值呈负相关。
结论: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变化规律与视盘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特点相一致。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与中晚期视盘血流密度的变化规律与视野的改变密切相关。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可以作为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与随访的一种无创、客观、快捷、量化的临床检查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男女不限,年满18周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A组)和开角型青光眼(B组),将B组分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B1组)和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B2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美国光视公司OPTOVUE ANGIO OCT(型号:RTVue oct量化2.0版本)设备对受试对象进行视盘区血流扫描并自动分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和定量分析,生成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数值(用百分比表示),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绘制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与视野相关参数关系曲线。
结果:1.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8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18人,年龄均在25-65岁之间。其中A组18人30只眼,B组20人30只眼,B1组11人17只眼,B2组9人13只眼,C组共18人30只眼。各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2.在二分法中,A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3.16±9.70%,下方42.30±8.03%。B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2.60±8.43%,下方42.03±8.19%。C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50.60±4.19%,下方50.43±4.62%。A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在四分法中,A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1.17±12.31%,下方43.10±9.86%,鼻侧39.07±8.61%,颞侧48.27±7.31%。B组视盘血流密度上方40.80±11.83%,下方41.70±12.03%,鼻侧39.50±7.56%,颞侧48.00±5.56%。C组视盘上方53.03±4.07%,下方52.20±5.92%,鼻侧46.67±5.36%,颞侧51.97±5.45%。A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中上方、下方血流密度差异最明显,鼻侧次之,颞侧差异最小。B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方、下方血流密度差异最明显,鼻侧次之,颞侧差异最小。
4.B1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B2组与C组比较,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盘区血流密度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方、下方视盘区血流密度降低最明显(P<0.01)。
6.绘制视盘血流密度值与视野相关性曲线,在95%置信区间内,A组和B组视盘四个区域血流密度数值与视野MD值(负值)呈正相关,与视野PSD值呈负相关。
结论: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变化规律与视盘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特点相一致。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与中晚期视盘血流密度的变化规律与视野的改变密切相关。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可以作为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与随访的一种无创、客观、快捷、量化的临床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