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Ⅱ)、 La(Ⅲ)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平衡透析法详细研究了pH7.43条件下Co(Ⅱ)及pH63条件下La(Ⅲ)与HSA(humanserumalbumin)或BSA(bovineserurnalbumin)的结合平衡及其与Cu(Ⅱ)、Zn(Ⅱ)或Ca(Ⅱ)等的竞争。Scatchard图分析表明,co(Ⅱ)在HSA和BSA中均有3个强结合部位,分别有12和15个弱结合部位,La(Ⅲ)在HSA和BSA中均有2个强结合部位,分别有8和6个弱结合部位。通过非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jerrurm方程得出Co(Ⅱ)-HSA、Co(Ⅱ)-BSA及La(Ⅲ)-HSA、La(Ⅲ)-B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值,其K_1的数量级为10~4。Co(Ⅱ)-HSA、La(Ⅲ)-HSA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大于Co(Ⅱ)-BSA和La(Ⅲ)-BSA的。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研究了湿法炼锌厂萃铟余液中锗的分离提取,以N235萃淋树脂为固定相,酒石酸为络合剂,萃铟余液为流动相,NHHF为反洗液系统地研究了萃取色谱法分离提取锗的最佳工艺条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壳聚糖对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对过渡金属离子,研究了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并以Cr(Ⅲ)离子为例,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在此基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在学生个性思维、智慧启迪、解题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更好的推动学生数学应用知识的整体功能,推动教与学的整体效果,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  数学的内在动力靠的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思考、训练氛围,从而更好的拓展思维。敢于让学生去探索和讨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具有良好动手探究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香饽饽”。探究活动是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进行深入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自主探析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科学有序指导下,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和进步。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具有探究实践的内在能动性,要发挥探究实践能动作用,组织开展多样探究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探究技能,提升实践
该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些试样,通过分析试样的X射线衍射谱图,确定了基质化合物、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基质化合物选用硼酸镁;反应途径为直接反应;反应温度选定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