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高龄、失能、独居等老年群体不断增多,且随着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发展,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因此,建设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分必要。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养老服务转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而不再统包统揽,直接提供,在此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式应运而生,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产物,补充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负担。随着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龄、失能、独居等老年群体不断增多,且随着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发展,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因此,建设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分必要。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养老服务转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而不再统包统揽,直接提供,在此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式应运而生,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产物,补充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负担。随着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减少,专业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增多的同时,政府必须保证承包商供给的服务质量可靠,因此政府担必须担当起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督与评估责任,保障服务质量。各地政府当前也正在不断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的变革与实践,但由于政府自身本身存在工作繁重、专业化不足、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政府通过购买方式,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作为评估机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质量评估成为一种监督与评估的有效手段。该手段在实践中的规范化发展与养老服务的优化、政府公信力的维护,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更加专业化与规范化,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机制。故本研究通过探索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向H社会组织购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项目,实地探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发现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的现状,并呈现当前评估的瓶颈。研究剖析发现:目前,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存在评估小组人员构成单一,老年群体参与度低;评估指标侧重服务频次,对指标缺乏深度解读;方法侧重材料评估,材料真实性难以求证;评估结果并未起到激励和惩戒作用等诸多问题。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原因,从立法角度及服务质量评估制度方面提出完善机制,具体提出了组建多元化评估团队;加强评估人才培育;优化评估指标,提升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丰富评估手段方法;落实评估结果反馈,推动信息公开等建议,以确保有效实现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考察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成长的双重目标。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对供磷水平和供磷方式的响应差异,提高棉花养分利用效率,减少磷肥的大量施用。本研究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和根箱试验,开展不同棉花品种养分吸收和根系形态变化的研究,掌握不同供磷水平和方式下棉花干物质量和磷吸收利用的规律,为提高棉花磷效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选用两个棉花品种(XLZ13号和XLZ19号)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进行不同棉花品种在七个供磷水平下的差异比较;然后采用根箱试验,设置磷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作为网络“正能量”重要的传播途径,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网民传播正能量。当前网络环境下,正负能量的信息同时存在,且正能量传播存在“同化”现象和得不到广泛传播等问题。要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将正能量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需要分析影响正能量传播因素,并加以把控。在加强社交媒体中正能量传播的主动性的同时,完善社交媒体中正能量传播的监督以及引导机制。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元胞自
新疆作为我国耐盐寒性牧草的天然基因库,其特有的种质资源,不仅具有良好的饲用品质,而且具有珍贵的种源。分析新疆草原牧草种质资源现状,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优质牧草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为禾本科大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及中亚地区,我国没有野生种分布。由于该物种的特点为植株高大、单位面积产草量高、营养成分较高,被认为是优质高产的马饲
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地球的土地表面正在持续或缓慢或快速地发生土壤侵蚀。随着全球人口以及粮食需求的增加,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土壤侵蚀率进一步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世界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然环境恶劣,干燥少雨,加剧水力侵蚀危害。其特点是原因复杂,分布范围广,侵蚀量大,侵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节水节肥高度自动化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越来越成为未来农业灌溉的发展趋势。为提高设施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对基于设施番茄生长信息的温室水肥供应决策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该模型设计制造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设备。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设备不仅提升了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而且避免了番茄水肥欠缺或过剩的现象,实现了设施番茄产量最大化。本研究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工
耕地资源数量的控制不仅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还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耕地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减北增,新增耕地重心逐渐向西北迁移,尤其是新疆典型绿洲——玛纳斯河流域耕地扩张尤为迅速。因此动态及时地掌握该区域耕地时空演变规律,并对耕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预测,将有助于绿洲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1975-2015年,土地利用转变方式以耕地的持续扩张与草地的先增后减为主,土地利用
小麦是我国产量最高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小麦生长会受到由大风、雨等气象因素导致的倒伏的威胁,会产生较大的损失,不仅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收割产生影响。利用无人机获取数据进行倒伏识别,不仅可以降低数据获取的时间成本,而且数据获取方式灵活、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因此,基于UAV数据进行小麦倒伏识别在农业灾情评估及灾后管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奇台县小麦作为研究对象,以地面调查为
土壤养分是土壤属性及本质的反映,是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研究该区域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对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阜康市农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三个时期(1982、2010、2018年)的土壤养分调查数据,结合地统计学、地学信息图谱等方法,对阜康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空间特征、等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层次分析及综合指数法,完成阜康市耕地地力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近
在设施园艺作物生产过程中,常用人工调控的方法改变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近年来,通过人工补光改善温室内作物生长光环境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然而关于补光如何诱导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因此我们对亚低温胁迫下的番茄幼苗进行叶面补光。本试验采用白:蓝为2:1的复合光在15/8℃(昼/夜)的亚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番茄幼苗进行补光,共设置五个处理,分别为正常温度不补光处理(设为CK)、正常温度叶背面补光处理(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带动了农业的增产增效,但应用最为普遍的聚乙烯地膜在自然界几乎不能被降解,在土壤中可稳定存在200-400年。目前,采用填埋、焚烧等传统的非生物处理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降解塑料,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生物降解塑料相对更为环保。本研究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作为试验对象,通过不同饲养温度和种群密度、不同聚乙烯材料类型、以及残膜与人工饲料不同配比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