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本项研究比较胰头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临床及病理学各项因素情况,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及LNR(lymph node ratio)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初步探索估计MNELN(Minimal Number of Examined Lymph Nodes)最小淋巴结检测数来保证胰腺恶性肿瘤的肿瘤状态可以得到准确的判断。材料与方法研究151例因胰头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比较其临床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包括淋巴结转移数目及LNR。根据每增长一个淋巴结检测数NELN,p N1患者在病人中的比例变化,来推测可能的MNELN最小淋巴结检测数。应用建立的二项式概率模型推算需要检测出一枚淋巴结阳性所需要的MNELN。结果患者一年总生存率70%,两年总生存率49%。平均淋巴结检测数目为7.4枚,平均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9枚。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LNR≥0.1,TNM分期p T情况,TNM肿瘤分期均影响术后五年生存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与LNR≥0.1都独立地与较长的生存时间有关。生存曲线分析中,LNR≥0.1(P=0.03),LNR≥0.2(P=0.016),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淋巴结检测数NELN的增长,pN1病人比例的产生变化,pN1的比例在NELN达到11这个数字时有一次显著地提示,p N1比例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无明显升高趋势。应用二项概率法则得到本样本至少需要检测24枚淋巴结才能检测出一枚阳性淋巴结。结论LNR相较于淋巴结转移数目对胰头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预测更有意义。MNELN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才能的到更为令人信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