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ZnSn(S,Se)4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的制备及器件优化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锌锡硫基薄膜太阳电池是以铜铟镓硒基薄膜太阳电池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硫属化合物半导体光伏器件。其吸收层材料由含量丰富且环保的元素组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且带隙在1.0eV1.5eV范围内可调,光吸收系数较大。由于以上诸多的优点使得其成为一种具有较好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阳电池。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后退火处理工艺对Cu2ZnSn(S,Se)4(CZTSSe)薄膜吸收层微结构、化学成分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及薄膜太阳电池其它功能层性能的优化。使用溅射法沉积制备了CZTSSe及CZTS薄膜前驱层,研究了吸收层薄膜硫化和硒化制备的最佳参数,同时优化了薄膜太阳电池各功能层的性能,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备了CZTSSe和CZTS薄膜太阳电池器件。实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CZTSSe薄膜吸收层后退火制备工艺,包括在氩气保护氛围下进行热退火制备、硫化热退火制备及硒化热退火制备。在不同条件下主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对薄膜吸收层性能的影响。在氩气保护氛围下对CZTSSe薄膜前驱层进行热退火处理,发现在温度为450℃下热退火1小时制备的吸收层薄膜结晶度最好,结晶颗粒最大,二次相较少,光学禁带宽度为1.21eV,但由于不利反应的进行致使薄膜仍然存在较多缺陷,不能作为电池器件的吸收层。将前驱层样品进行硫化处理以抑制不利反应,发现硫化温度600℃,硫化时间30min制备的吸收层样品,其薄膜结晶性较好,表面结晶颗粒较大且致密,相纯度较高,禁带宽度为1.44eV,十分适合作为薄膜太阳电池器件的吸收层。同时也将前驱层样品进行了硒化处理,发现当硒化温度为580℃,硒化时间为20min时能够得到结晶性较好,结晶颗粒较大,相纯度较高,光学带隙为0.91eV的吸收层薄膜。2.为了提升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对电池的各功能层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背电极Mo层结构的改进、缓冲层CdS的优化、透明导电层的选择及优化。研究发现将背电极Mo层进行硫化处理能够有效的抑制吸收层CZTS与背电极Mo的不利反应,达到了改善两者间界面复合的目的,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制备了满足薄膜太阳电池器件缓冲层性能要求的CdS薄膜;分别使用AZO与ITO材料制备透明导电层并制备薄膜太阳电池器件,对比发现使用ITO制备电池的转换效率、填充因子及开路电压均高于使用AZO制备的电池器件;将ITO制备的电池器件在低温下进行热退火处理,发现电池的各项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3.在各功能层优化制备的基础上制备CZTSSe薄膜太阳电池,获得最高转换效率为1.1%;还制备了CZTS薄膜太阳电池,获得最高转换效率为4.6%。
其他文献
如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加深,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翻译作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其重要也作用也日益凸显。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干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DCM模型组(30只)。DCM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黄河流域的粗泥沙主要来源和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近年来该地区水沙变化显著。为探究该地区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本研究先对整体进行水沙特征变化分析,之后
交通隧道余留空间是指明挖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除隧道本身以外的空间。目前,普遍只注重交通隧道空间的使用而忽略其余留空间,造成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严重浪费,针对交通隧道余
目的: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射频能量方式破坏肾动脉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减少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不仅能降低血压;对其它高交感活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具有潜在收益。本研究旨在调查肾动脉内膜、外膜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对高脂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头广西巴马雄性小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外膜RDN组、内膜
汉字虽然不是汉语的要素,但是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者要脱离汉字的学习,却要想学好汉语,提高汉语水平,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备受关注。如何开展汉字教学
近年来,化石能源资源日渐枯竭,相关工业应用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和全球温室效应,因此,人们对高效、便携且经济的电能存储系统的猛增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可充电电池的发展。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目前养鸡业中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除原发性疾病外,还会造成严重的继发感染和免疫失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紧张,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诸如太阳能之类的可再生能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和法律可能会产生国际贸易争端。早在2
核裂变发展至今,已在核能、国防、核技术及其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众所周知,裂变能主要来源于中子诱发重核裂变反应的碎片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