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射频能量方式破坏肾动脉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减少肾脏和全身交感神经活性,不仅能降低血压;对其它高交感活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具有潜在收益。本研究旨在调查肾动脉内膜、外膜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对高脂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头广西巴马雄性小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外膜RDN组、内膜RDN组实验动物各6头。3组动物在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术后,内膜RDN组在血管内侧进行消融术,外膜RDN组在外侧行消融术,假手术组插入消融导管,不进行消融手术。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均经过6个月高脂饲养,并检测各组术前和术后6月的血脂水平。术后6个月再次行肾动脉造影术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染色;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蛋白smad3表达。结果:1.高脂饲养6个月后,假手术组、外膜RDN组、内膜RDN组血清总胆固醇TC[(3.54±0.55)mmol/L)、(3.46±0.95)、(3.53±0.47)],低密度脂蛋白LDL-C[(4.09±0.71)mmol/L)、(4.04±0.73)、(3.88±0.95)]水平,相比于术前基线[TC:(2.59±0.61)mmol/L、(2.62±0.82)、(2.57±0.43);LDL-C:(2.12±0.40)mmol/L、(2.12±0.67)、(2.11±0.40)]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组之间同期相比(术前、高脂饲养6月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6个月外膜、内膜RDN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205.98±49.16)ng/L、(227.25±51.10)]低于假手术组[(324.19±42.03)ng/L](P<0.05)。肾组织smad3蛋白的表达,以假手术组的相对灰度值为1;外膜RDN组的相对灰度值为0.38±0.03,内膜RDN组的相对灰度值为0.42±0.08,均低于假手术组(P<0.001);外膜、内膜RDN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肾脏HE和Masson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的动物出现明显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结构损伤,而外膜RDN组、内膜RDN组的上述情况较假手术组明显减轻。结论:1.经过6个月高脂饲养,3组实验动物的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但同期各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外膜、内膜RDN对实验动物的血脂无明显影响。2.经过高脂饲养,各组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间质周围炎症浸润。但与假手术组相比,外膜、内膜RDN降低了血清TGF-β1的水平和smad3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了肾小球结构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在抑制肾脏纤维化方面,外膜RDN与内膜RDN有着相似的效果。3.内膜RDN组、外膜RDN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在影像学上,未出现明显的血管斑块及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