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形态学的观察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变化的研究,来探讨NF-κB和COX-2在痉挛血管壁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形成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54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注射组24只(分为3d,5d,7d,10d处死亚组,n=6),SAH组24只(分为3d,5d,7d,10d处死亚组,n=6)。应用大鼠枕大池两次注入自身动脉血法建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生理盐水注射组两次注入等量的37℃生理盐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在相应时间点用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处死大鼠,取包含基底动脉的脑干固定。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动脉管径及管壁厚度和NF-κB和COX-2在基底动脉的表达。结果1图像分析显示SAH组各时间点大鼠基底动脉管径比对照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各时间点管径小(P<0.05),SAH组各时间点大鼠基底动脉管壁较对照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各时间点管壁厚(P<0.05)。SAH组第7天与其它时间点比较管壁最厚、管径最小(P<0.05)。2图像分析测量示SAH组各时间点基底动脉NF-κB和COX-2的表达较对照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各时间点强(P<0.05),其中SAH组NF-κB在第5天时表达最强,COX-2在第7天时表达最强(P<0.05),且COX-2的表达与血管的痉挛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后,基底动脉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管壁的增厚以及管腔的狭窄,提示该模型可以用于蛛网膜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NF-κB和COX-2在实验性SAH后痉挛的脑血管壁上表达,证实了炎症反应在脑血管痉挛中起了重要作用。NF-κB在基底动脉的表达与COX-2在基底动脉的表达峰值有时相上的先后性,COX-2的表达与血管的痉挛程度线性相关,推测NF-κB与COX-2的表达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上具有协同作用。同时NF-κB和COX-2的表达增高为脑血管痉挛的抗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靶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