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来,为了鼓励创新和创业,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成功上市。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来说,我国股市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IPO抑价现象。而创业板上市的多为自主创新型企业并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这类公司的成长性高,但在经营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不确定的风险,风险管理相对困难,导致IPO高抑价问题较主板市场而言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完善我国创业板的市场机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及改善资本市场经营运作环境来说,本文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定价与抑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IPO发行价格作为切入点,对上市企业中典型的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研究企业的财务指标对新股首发价格的解释能力,检验我国IPO定价的合理性。并且在分析IPO定价合理性的结果后,对二级市场首日收盘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在二级市场中对IPO抑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别采用新股首发价格和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格对影响企业价值的财务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模型的拟合程度均未达到60%,拟合程度一般,说明在创业板IPO定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新股的首发价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并且相比之下,新股上市的首发价格对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反映程度要优于新股首日的收盘价格,说明在新股上市以后,二级市场还存在着诸多因素会引起新股的价格波动,使得新股上市后的价格与企业真实价值存在偏差。由于创业板自上市至今,恰好经历了四轮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本文简单分析了四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的IPO抑价情况,结果显示四次改革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 IPO抑价的情况。并从投资者情绪假说、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承销商声誉理论及公司前景理论等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高抑价的因素,发现上市等待时间、中签率、发行规模、换手率、市场整体走势以及首发市盈率是影响抑价率的重要因素。说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行为以及市场氛围都对IPO抑价现象具有显著影响,并发现在市场行情指标的分析中,以周作为时间段来进行衡量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