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创面治疗仍是当前的棘手问题。外科医生常借助清创换药,去除坏死组织,进行皮片或皮瓣移植的办法,使创面达到愈合。但相当多的慢性创面是其它疾病的并发症,或是严重创伤后未得到妥当治疗的结果,患者往往体质欠佳。形成慢性创面的病因多种多样,病理机制复杂,当今尚不能模拟出真正符合人慢性创面特点的动物模型,而缺血创面可能是最具人慢性创面特点的模型,具有代表意义。研究缺血创面的治疗无疑对揭示慢性创面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负压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应用局部给氧治疗创面是根据高压氧疗法机理和其缺点提出的,多数病例报告肯定其治疗效果,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材料,故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利用兔耳背缺血创面模型,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的治疗作用,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索。28只大耳白兔,双耳背各造成直径2.5cm全层皮肤缺损,结扎中央血管神经束及后边缘动静脉,形成缺血创面。56个创面随机分为七组:A组(持续-50mmHg负压同时给氧,浓度为40%±5%,每日4小时)、B组(持续-50mmHg负压4小时继之局部给氧1小时)、C组(负压治疗4min,停止1min,每日4小时,之后给氧1小时),D组(持续-50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E组(持续-125 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F组(单纯给40%±5%氧1小时)和G组(空白对照)。在创面形成第0、1、3、5、7、10、14、18天拍照,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在各时相点切取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创面肉芽、上皮生长、水肿和炎细胞,Ki67免疫组化标记增殖细胞并计算增殖指数, 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结果:负压给氧组在相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高于单纯负压、氧疗或空白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创面肉芽生长快,水肿和炎症轻;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证实负压联合局部给氧能显著促进兔耳缺血创面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