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目前我国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是针对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研究仍刚刚起步,且主要采用修订国外的相关问卷,缺少本土化的测量工具。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适用于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问卷,并通过对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现状进行分析来研究团体辅导干预的效果。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构想模型,并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确定了孤独感的结构,认为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和社交性孤独感三个维度,为此编制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问卷,对自制问卷进行了多指标效度检验。另外,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现状,并进行了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结论如下:⑴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包含自我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和社交性孤独感三个维度,自编的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问卷的信、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⑵除情感性孤独感外,及其他两个因子的得分以及总分略高于中等平均值,这说明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我们需要制定方案缓解他们的孤独感。⑶不同健康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在自我性孤独感和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社交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通过事后检验发现身体不好的城市空巢老人比身体一般和身体很好的城市空巢老人更加感到孤独。⑷不同婚姻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在总均分、自我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社交性孤独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发现离婚的和丧偶的城市空巢老人比拥有原配的城市空巢老人感到更加孤独,而离婚的比再婚的城市空巢老人感到更加孤独。⑸空巢老人孤独感在总均分和自我性孤独感、社交性孤独感两个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情感性孤独感这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得分高于非空巢老人。⑹团体干预有效缓解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体验的水平,为今后进行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以城市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虽然增加了研究难度,但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孤独感概念更全面的理解、孤独感结构更深层的探讨以及对高孤独感者更全面的干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丰富了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同时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