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并于1976年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创作大多与其所生活的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美国城市化现代进程中的个人体验以及都市本体的思考,从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开始,笔锋所指大都是畸形繁荣的现代都市及其人的生存状态,这是现实的赐予。现代人在都市空间中“晃来晃去”的状态无疑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现代性思考——一种飘忽不定的悬挂状态。这与他对所生活的城市芝加哥的透彻了解是密不可分的。国内评论界从城市的角度研究贝娄及其作品的文章则相对较少。所以,对贝娄作品中的城市书写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贝娄之于芝加哥的城市情结入手,探讨作者与芝加哥的因缘、作者对城市的体验以及分析作者聚焦城市创作的动因和城市在作者小说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以《洪堡的礼物》为切入点解读贝娄笔下后工业时代下的芝加哥镜像,截取小说中的几个空间景观,如街巷、摩天楼、贫民窟等,再现大都市后工业状态下的混乱、肮脏、罪恶状态,揭示美国城市中的贫富差距、生态污染、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同时挖掘贝娄的怀旧情绪——对记忆家园的文本建构。第三部分主要以芝加哥为背景,审视整个美国社会,即芝加哥就是美国的隐喻,重点剖析贝娄笔下的现代人在冷漠、机械的都市繁华中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压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式微,以及在金钱的主宰下,都市人被物化、异化所导致的焦虑与疯狂的心灵状态。同时,分析都市消费语境下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境遇中的两难选择。总之,贝娄内心深处始终折射出一种普世之光,照耀着这个被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所笼罩着的都市空间,试图为德莱塞笔下那座有围墙的城市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