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其中,由葛浩文翻译的《生死疲劳》不仅自出版以来赢得了西方读者的一致好评,还斩获了国际上的多项大奖,如红楼梦奖和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生死疲劳》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除了莫言自身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之外,也离不开御用翻译学家葛浩文出色的翻译。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英文版本的《生死疲劳》的研究很少,并且大多数都只是局限于文学层面,对其翻译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 传统的翻译研究十分重视原作,强调翻译就是语言上的忠实和对等,极大地忽视了译者的主体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文化转向时期”,译者的主体地位才逐渐得到重视。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正式提出了“翻译即改写”这一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翻译理念,也让翻译研究从语言本身转向非语言因素,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本文以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三要素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分析葛浩文的文本选择过程以及《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存在的大量改写现象,探究葛浩文如何在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下发挥其在翻译选材和具体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可以让其译作被西方读者广泛接受。 本文的最终结论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非完全忠实于原作。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可以在翻译选材及文本翻译方面发挥一定的主体作用,但是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始终要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大量的例证研究,能对以后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