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1兔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兔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3只,在双胫骨上端前内侧缘胫骨平台下3mm处开0.3cm×1.0cm的矩形骨洞,注入5%鱼肝油酸钠注射液0.5ml,5分钟后注入3×109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0.5ml,无菌骨蜡封闭骨缺损,术后不予应用抗生素,常规回笼饲养。期间对实验兔进行①一般情况观察;②测体重、测肛温;③4周后行造模部位DR检查;④4周后随机处死2只实验兔做病变部位病理切片并行病变部位骨髓组织的细菌培养,对骨髓炎模型是否建立成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1只在麻醉后死亡,1例动物术在后第7天出现发热(40.5℃)、食水量骤降,最终死亡,解剖患肢发现造模部位有脓液渗出,考虑为骨感染死亡。所剩实验兔第1—10天体温增高(39.7—41.1℃),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39.1‐39.7℃);实验兔初期食水量、活动量下降,精神状态欠佳,体重缓慢下降;造模部位大体观察第7天起出现红、肿,皮温升高,后出现肢体软组织肿胀,逐渐有窦道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溢出。②DR检查示9只存活兔出现了慢性骨髓炎表现,表现为胫骨中上段软组织肿胀影,骨皮质密度减低并出现骨膜反应,死骨形成。③病理组织切片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组织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采用兔双胫骨近端开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注入5%鱼肝油酸钠的方法能够较好的诱导骨髓炎模型。实验2“骨炎康液”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疗效与作用机理的研究目的:观察平乐正骨“骨炎康液”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造模成功的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按分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骨炎康液”联合庆大霉素稀释液,庆大霉素稀释液,生理盐水闭式灌注脉冲冲洗治疗。治疗周期2周。与开始治疗后第1周、2周行WBC计数、ESR测量,治疗2周后行病变肢体DR检查和病变骨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白细胞数量、血沉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治疗组白细胞数量、血沉呈下降态势;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较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DR检查示空白对照组以重度为主,骨膜反应明显,骨内脓肿及密度高的坏死骨影像;对照组以中度为主,髓腔狭窄,骨干增生硬化,无死骨或死骨为骨包壳所包绕,软组织肿胀较重;治疗组以轻度为主,髓腔部分再通,骨小梁及骨外形较前规整,无明显软组织肿胀。2周后空白对照组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小梁结构排列紊乱或消失,坏死骨形成;对照组髓腔内可见炎性细胞、新生骨组织,肉芽组织中有少量血管长入;治疗组髓腔内可见新生骨组织和破骨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可见成骨细胞。结论:治疗组对兔外伤性慢性骨髓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其可能的机理是:1、解毒生新,抑制炎症发展,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3、袪腐生肌,促进骨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