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肌胞体内外抗病毒活性、毒性研究及其微囊的制备与评价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肌胞(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copolymer, Poly I: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的共聚物,是一种高效的干扰素(IFN)诱生剂,具有广谱抗病毒、刺激吞噬、调整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某些细菌和原虫感染等功能。目前Poly I:C的应用报道多集中在人类医学上用于治疗肝炎、疱疹病毒感染及一些肿瘤性疾病等方面,显示了其确实的临床疗效。虽然Poly I:C在兽医临床中也有治疗猪瘟、鸭瘟等疾病的报道,但与此相关的资料却十分鲜见,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对Poly I:C体内外抗病毒活性及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为解决Poly I:C价格昂贵,在体内容易被血清酶降解及注射使用易造成应激反应等限制其在畜牧养殖业中使用的问题,制备了具有缓慢释放作用的Poly I:C微囊并对其进行了体内外效果评价。Poly I:C对离体培养鸡胚CEF细胞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为探讨Poly I:C的抗病毒效果及其机理,选择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和水疱口炎病毒(VSV)对离体培养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进行病毒感染,分别研究Poly I:C对离体培养鸡胚CEF细胞的病毒抑制和干扰素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oly I:C能显著抑制NDV在CEF细胞上生长,但Poly I:C对NDV的抑制作用并非随着其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60μg/mL的Poly I:C在CEF细胞上作用12 h后,产生的抗病毒活性最强;PolyI:C抑制水疱口炎病毒在CEF细胞上生长的结果表明,Poly I:C具有免疫刺激活性,Poly I:C能诱导IFN-αmRNA和IFN-βmRNA转录水平升高,说明Poly I:C的抗病毒作用和其诱导产生的干扰素有关;而且IFN-βmRNA转录水平是IFN-αmRNA表达量的数倍,说明IFN-β在抗病毒活性中起主要作用;然而,Poly I:C也同时能抑制CEF细胞的生长,且与Poly I:C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说明Poly I:C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频度。Poly I:C对感染NDV的鸡胚和肉鸡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为探讨Poly I:C在体内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通过Poly I:C对感染NDV的SPF鸡胚和肉鸡进行了体内病毒抑制试验。SPF鸡胚体内病毒抑制试验结果显示,5 mg·mL-1的Poly I:C溶液(0.1 mL/枚)能明显抑制NDV在SPF鸡胚中的繁殖,减轻NDV对鸡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病毒血凝价和鸡胚死亡数;Poly I:C对肉鸡抵抗NDV感染的试验结果显示,注射0.02 mg/kg·bw,0.01 mg/kg·bw和0.005 mg/kg·bw的Poly I:C后,肉鸡死亡率分别为40%、20%和26.7%,均极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的63.3%(P<0.01)。Poly I:C诱导鸡胚CEF细胞凋亡的研究为研究Poly I:C对CEF细胞的毒性及其机理,将Poly I:C与CEF细胞共孵育后,对CEF细胞活性、形态变化、磷脂酰丝氨酸外翻、DNA片段形成、caspase-3, caspase-8, caspase-9活性变化及RIPK1 mRNA和TNFRSF8 mRNA转录水平等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PolyI:C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CEF细胞活性降低,成剂量和时间正相关,表明PolyI:C对CEF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DNA片段形成显示,Poly I:C可诱导CEF细胞的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aspase-3活性升高,说明Poly I:C引起的凋亡和caspapse激活途径相关;caspase-8活性升高,而caspase-9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的结果说明Poly I:C诱导凋亡和死亡受体途径相关;TNFRSF8mRNA转录水平增加说明凋亡和TNFRSF8上调有关。Poly I:C微囊的制备与体外评价以乙基纤维(EC)为囊材,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Poly I:C缓释微囊。通过正交实验对成囊试验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700 rpm转速、0.4g硬脂酸镁、2%司盘-80、囊材占丙酮质量2.5%、丙酮和石蜡体积比30:30为最佳制备条件。对最佳条件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试验评价,微囊大小均一,平均粒径93.56μm,载药率为0.64%,包封率为74%,体外释放度随着聚乙二醇-2000(PEG-2000)的含量增加而增大。Poly I:C微囊对NDV感染肉鸡IFN-α及免疫活性的诱导效应为了评价口服型PolyI:C微囊抗病毒的效果及其与注射型Poly I:C的疗效差异,本文通过给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肉鸡口服Poly I:C微囊,测定了人工感染NDV肉鸡体内α-干扰素(IFN-α)和反映机体免疫活性状态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口服型PolyI:C微囊所呈现的治疗效果与其注射型可产生相同的诱导IFN-α的能力,说明Poly I:C微囊在内服吸收过程中,受到消化道中核苷酸酶降解的程度并不显著;一定剂量范围内,Poly I:C诱导产生IFN-α的能力与剂量成正比,但超过一定剂量范围(0.2 mg/kg·bw)则可能产生抑制;Poly I:C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能力,对体液免疫功能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Poly I:C微囊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一方面通过诱导机体产生IFN-α而降低NDV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
其他文献
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s)是小G蛋白Rac和细胞分裂调控蛋白42(Cdc42)的一类效应蛋白质.PAK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增生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利多卡因在胃肿瘤患者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诊断为早期胃肿瘤患者
对我院2000—01~2004—12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孩子们天生就是喜欢图画的。对于简笔画这种用简单的点、线、条、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就可以画出形象的画来,孩子们更是喜欢。我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大胆地尝试了把简笔画融入
<正>普通高中课程新课标教科书必修三中《阿房宫赋》一文作为传统篇目被保留下来。这篇赋骈散结合,感情激越,气势奔放。文中有一句"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教科书译为"墨绿的云
PROFINET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标准。本文将PROFINET中的DHCP协议与DCP协议进行比较,还将ARP协议与DCP进行了比较,从基本内容、报文格式、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详细
武术散打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但是把它作为现代的竞技体育项目来发展的时间还是不长的。虽然作为竞技项目的发展时间短暂但是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迅猛的,现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数学核心素养再次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高敏感性疼痛以及结肠与脊髓激动素原蛋白2(prokineticin 2,PK2)及其受体PKR2表达的影响。方
<正>新护士是指毕业后参加工作不满1年工龄的护士[1],她(他)们从学校毕业到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内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