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筏是黄河上游古老的航运工具,也是西北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民国时期,随着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皮筏成为西北地区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筏户也因此成为一个数量可观的特殊职业群体。对民国时期的皮筏与筏户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当时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还具有为当今皮筏旅游彰显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皮筏运输、筏户的群体构成、筏户的工作状况、筏户的历史作用与贡献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皮筏运输通过梳理和考证皮筏运输的兴衰历程、运输路线、运输功能以及皮筏与其他运输工具的比较来还原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运输的历史原貌。第二章筏户的群体构成通过对筏户的籍贯、年龄、居住地、文化教育水平、群体组织和群体意识进行分析,勾勒出筏户群体的历史面貌并揭示其边缘性特征。第三章筏户的工作状况突出表现了筏运工作的危险与艰苦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第四章则对筏户的历史作用与贡献进行了总结与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