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师生在对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调查时获取了丰富的岩画资料。由于岩画数量的丰富,在遗址内还分布有其他类型的考古遗存,以及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该遗址岩画的研究并不充分,使得对于这批岩画资料的整理及进一步研究极为必要。本文即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全文除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及第二章对岩画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其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该遗址的基本情况。第三章则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即挑取画面丰富,打破关系众多的复杂岩面作为典型岩面,通过考古地层学原理的引入对处于同一岩石面上的岩画进行分“幅”,再通过考古类型学对岩画进行分组。第四章,则在第三章对典型岩面的分“组”的基础上,对整个遗址的岩画进行分组,并进一步分期。第五章,则将该遗址区中的墓葬,建筑遗迹等其他遗存,与岩画综合研究,互相印证,进一步证实岩画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与其他地区岩画资料以及出土遗物上的花纹的比较研究更加丰富了对于该遗址岩画研究的内涵。本文对于石人子沟遗址岩画资料的整理,再一次验证了将地层学以及类型学引入岩画研究的可行性。同时,石人子沟遗址内岩画、墓葬、居址共存的情况为从考古学入手对岩画进行研究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