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链脂肪酸(SCFAs)一般定义为碳原子数小于6的有机脂肪酸。人乳脂中的短链脂肪酸主要包括丁酸(4:0)、己酸(6:0),有些学者也把辛酸(8:0)归入人乳脂的短链脂肪酸。人乳中天然含有短链脂肪酸,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可促进婴儿体内水、钠的吸收,具有增加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目前对人乳中短链脂肪酸主要关注的是游离脂肪酸,而人乳中甘油三酯含量约占总脂质的98%,人乳中甘油三酯形式的短链脂肪酸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人乳甘油三酯短链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对不同哺乳期和不同胎龄的人乳样品进行分析,并将人乳脂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其他动物乳脂的短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估算婴幼儿每日短链脂肪酸的摄入量,为深入了解人乳脂肪组成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功能性油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婴幼儿体内短链脂肪酸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首先,本实验采用脂肪酸甘油三酯标准品(4:0-TAG,8:0-TAG,12:0-TAG,16:0-TAG和20:0-TAG)比较了三种最常见的脂肪酸甲酯制备方法,并选取最有效的碱催化酯交换法进行脂肪酸甲酯(FAMEs)的制备。碱催化酯交换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并且无水相萃取,有效地防止了短链脂肪酸的挥发和选择性损失。本实验共对180种不同哺乳期和不同胎龄的人乳样品进行检测,鉴定得到3种人乳脂短链脂肪酸,分别为4:0、6:0和8:0。其中,4:0的含量最低,不同哺乳期的4:0和6:0含量差异极显著(p<0.0001)。早产儿人乳脂中的6:0和8:0含量显著低于足月儿人乳脂中的含量(p<0.0001)。成熟乳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最高,足月儿人乳脂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早产儿人乳脂中的含量(p=0.001)。足月儿从成熟乳中摄取的短链脂肪酸总量为82.07 mg/d,比从初乳和过渡乳中摄取的量高4-7倍。其次,本实验通过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SFC-Q-TOF-MS),对180个不同哺乳期和不同胎龄的人乳样品中的甘油三酯进行分离,鉴定其中含有短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的结构。结果表明,在鉴定出的99种甘油三酯中,共有6种含有短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分别为4:0/16:0/16:0,4:0/16:0/18:1,6:0/16:0/18:1,6:0/16:0/18:2,4:0/18:1/18:1和8:0/16:0/18:2。其中,含量较低的为4:0/16:0/16:0和4:0/18:1/18:1,范围为0.00-0.07%和0.00-0.08%。含量较高的为4:0/16:0/18:1和6:0/16:0/18:2,范围为0.00-0.33%和0.00-0.27%。短链脂肪酸主要与甘油骨架上的棕榈酸(16:0)、油酸(18:1 n-9)和亚油酸(18:2 n-6)这三个长碳链脂肪酸酯化。此外,不同样品之间甘油三酯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最后,本实验分析了骆驼乳、牦牛乳、牛乳、羊乳和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短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并与人乳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牛乳脂、羊乳脂、骆驼乳脂和牦牛乳脂中的短链脂肪酸组成和人乳脂中的基本相同,分别为4:0、6:0和8:0。由于不同的代谢途径,不同动物乳脂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有所不同。骆驼乳脂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和人乳脂相近,其他动物乳脂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人乳脂。此外,不同配方奶粉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但总体含量比人乳脂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高。复合植物基配方奶粉中4:0和6:0含量较低,有部分品牌奶粉不含有短链脂肪酸。复合植物基配方奶粉和复合羊乳/植物基配方奶粉中8:0含量较高,复合羊乳/植物基配方奶粉中4:0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