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成本较低及应用广的优点,但在贮存和应用中,活性染料易水解成为其最大的缺点,因此水解活性染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值得研究探讨。本课题将实验室自制的两种阳离子助剂应用于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研究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目的是提升水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有效利用废弃染料及废弃资源,实现水解活性染料的再利用。本研究探讨了自制的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工艺,优化出了最佳改性工艺:水解活性染料:WLS(质量比)为1:10,氢氧化钠用量为WLS质量的2.5%,50℃下改性处理60min。同时,探讨了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以下简称阳明胶)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工艺,优化出了最佳改性工艺:水解活性染料:阳明胶(质量比)为1:10,氢氧化钠用量为阳明胶质量的4.0%,在60℃下改性处理150min。还探讨了阳明胶改性精制水解活性染料的工艺,其为:精制水解活性染料:阳明胶(质量比)为1:10,氢氧化钠用量是阳明胶质量的2.0%,在50℃下改性处理60mi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制备的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活性染料成功地被阳离子改性剂WLS和阳明胶助剂改性;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性能不同于阳明胶助剂和水解活性染料,表明阳明胶与水解活性染料发生了作用。将改性的水解活性染料应用到棉织物的染色中,分别探讨了浸渍染色工艺、轧烘焙染色工艺和轧堆染色工艺,优化出了改性水解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其中,浸渍工艺为:将棉织物投入90℃的染浴中,保温处理10min,加入1.0g/L氢氧化钠,继续保温处理60min;轧烘焙工艺为: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g/L氢氧化钠)→烘干(温度90℃,时间3min)→焙烘(温度165-170℃,时间3min);轧堆工艺为: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g/L氢氧化钠)→保鲜膜包裹→染色机旋转堆置(温度90℃,时间60min)。评定了阳明胶助剂改性不同种类水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效果,改性水解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K/S值显著高于水解活性染料,表明改性的水解活性染料对棉纤维具有良好的上染性能。同时,还评价了改性染料的提升力、初染性、移染性、匀染性和改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吸湿性,结果表明,改性水解活性染料的染色织物吸湿性降低。研究了改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运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改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染色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改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更符合朗缪尔型吸附,也具有朗缪尔型和弗莱因德利胥型复合型吸附的特点,说明改性染料结构不同于水解活性染料和传统活性染料的结构,其上染纤维的吸附机理发生了变化,由弗莱因德利胥型物理非定位吸附转变为朗缪尔型化学定位吸附或复合型吸附,进而染色工艺条件也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