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是我国七大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累,我国民族文化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彝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川、滇、黔三省。其中四川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直至新国成立时还保持着奴隶制社会特征,它特殊的历史沿革记录着彝族文化的繁衍变迁,是我国民族地区应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典型实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凉山地区建筑设计领域面临着地域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西方文化和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而另一方面,地方彝族文化和彝族传统建筑、原始村落、民族风貌的保护与开发被高度关注,文化的多元融合现象十分明显,本土设计力图在来势汹汹的文化涌入中找到自我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握民族文化内涵,找到凉山的民族建筑发展之路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基于文脉视角对凉山传统建筑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凉山传统建筑文脉表达的显性表达因子和隐性表达因子。凉山彝族建筑被地形特征、气候、环境等影响因子左右,同时在凉山传统社会中,以家支为单位的社会构成特点和以祖灵崇拜、自然崇拜、毕摩文化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对凉山彝族建筑文脉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凉山建筑的文化本源。作为这些文脉因子的客观载体,凉山彝族传统建筑为这些文脉因子的构成及其影响提供了良好佐证。其次从历史、文化、美学、经济四个角度对凉山彝族文脉进行价值评价,分析凉山传统建筑文脉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从而对传统文脉构成进行准确定位。在凉山州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了民族特色的不恰当表达、民族精神流于表面、以及过重依附于旅游项目的文脉发展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文脉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制定保护规划传统建筑文脉的同时,倡导用现代语言表达新的民族文化内涵,并提出了“异”、“和”、“博”、“鉴”的设计手法,即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谐的环境关系、多样的表达手法、借鉴先进建造技术。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立足于文脉具有不断发展的特征,其文脉因子更替重建过程,其实就是以传统文脉为基础上的多元文化表达。最后,通过凉山文脉理论体系的建立,制定出适应凉山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文脉对策,提出凉山彝族建筑的文脉化合道路。本文从文脉视角的提出理论框架,是针对凉山彝族建筑和凉山城市发展这特定的研究对象建立的研究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同类型地区的建筑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