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歇性低氧训练(IHT)是一种低氧训练形式,其原理是在平原上借助低氧仪间歇性地使人体摄取5-7分钟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导致体内的适度缺氧,引发机体出现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生化适应,可以增强缓冲能力、提高线粒体工作效率、增强乳酸处理能力、改善高强度低氧训练的代谢状态。IHT作为模拟高原训练的一种方法,与常规运动训练配合,对提高体能、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采用从客观角度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监测和评定运动员在IHT过程中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与监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在IHT过程中建立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筛选有效的评价指标,研究IHT对优秀速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500m、1500m和3000m各12名18-25岁的男性一级运动员运用随机分组实验,利用低氧发生器进行4周逐渐增加低氧程度、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负荷系统、氧转运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指标进行测定、监控和评价,主要结果为IHT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从而降低呼吸商,增加了最大通气量,降低了最大呼吸频率,增加最大输出功率及运动时间;血乳酸在运动后恢复期3min时清除速率增加;使基础心率水平增加;睾酮水平增加,皮质醇水平下降;有效调节CK和BUN水平;促进氧转运及免疫系统等。结合速滑运动和IHT的特点,探讨速滑运动员IHT中运动能力的变化和速滑运动员IHT监控体系的构建,制定我国速滑运动员IHT的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与评价方法,并验证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高原环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有利影响,分析IHT是突出缺氧的不利因素,未提供有利因素,推测IHT在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方面具有作用。第1周16%,60min。第2周14%,60min。第3周14%,80min。第4周14%,80min的4周低氧与运动量逐渐增加的负荷方案,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运动提高有一定效果。2)不可忽视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以及运动应激的适应性等因素,导致个别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应对IHT采取谨慎和区别对待的态度。3)能在特定状态下反映成绩的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心率、睾酮、皮质醇、肌酸激酶、血尿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氧自由基等生理生化因素,在IHT中形成网络结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具有特定作用,可有效反映IHT的训练状况。4)各项监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500m、1500m和3000m不同的运动距离,及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有关。经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筛选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可能为HRmax、 ROS和血乳酸,回归方程为Y=161.676-0.611HRmax-0.010ROS-0.614血乳酸;1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睾酮,回归方程为Y=10.875+0.784睾酮;30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EPO和Hb,回归方程为Y=-5.296+0.108EPO+2.065Hb。5)经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筛选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免疫监控指标可能为IgA,回归方程为Y=25.079+2.815IgA;1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IgA和IgG,回归方程为Y=49.627+11.168IgA-4.772IgG;30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WBC,回归方程为Y=12.895+3.090WBC。6)年度的IHT训练计划应保持运动负荷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参赛场次严格控制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运用筛选所得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