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竞争力提升、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提高科技水平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政策制定者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此,各层次的地区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政策,以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激励环境。长期以来,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备受瞩目。由于政策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科技政策难以发挥其既定的功能,无法对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科技政策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已经成为政府、学界,乃至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科学的科技政策评价体系和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技政策本身具有空间属性,这种空间属性表现为其在不同空间层面上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从空间的角度对科技政策进行评价是地理学研究科技政策的独特视角,也是具有着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科技政策体系最为完备的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欧盟科技政策的评价,阐明了其在不同空间层面的区域效应;并以此为借鉴,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从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有8个章节。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回顾与评述。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国外科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科技政策的形成机制、科技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科技政策评估。国内科技政策研究也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科技政策理论研究、国际案例与经验研究以及中国科技创新政策问题等。第三章以第二章为基础,对科技政策的概念和涵义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同时总结和归纳了目前科技政策工具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对科技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4个章节,着重分析欧盟科技政策的构成及其在不同空间层面的作用效果。第四章主要介绍欧盟科技发展历程及主要的科技政策。科技政策中重点介绍结构基金与框架计划,这两项科技政策是欧盟目前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的政策,因而也是本文重点评价的政策对象。第五章为欧盟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论文主要选取了6个指标,分5个方面对欧盟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区域差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第六章为欧盟科技创新的区域类型研究,论文选取了14项指标对欧盟230个地区进行了类别划分。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14项指标划分为影响区域类型研究的6个主因子,进而以这6个主因子为基础,将230个地区划分为五种区域类型——技术缓慢提升地区、技术飞速发展地区、科技领先地区、智力资源密集地区以及科技落后地区。第七章以5类地区为依据,对欧盟科技政策进行了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欧盟科技政策在微观层面的作用效果最显著,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人力资本的提升方面、网络化发展方面等;在宏观层面的作用也较为明显,特别是结构基金积极的推动了欧盟落后地区的科技进步;而在中观层面,科技政策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其原因主要是中观层面上各国政府的作用较为强大,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下,科技政策更多的集中到了各国政治、经济中心。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以欧盟科技政策的评价方法为依据,对我国科技政策进行宏观层面的评价。论文首先对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进而选择了两项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政策——“863”计划、“星火”计划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政策对于推动落后地区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星火”计划对于提高我国科技落后地区的作用要强于“863”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政策空间分布的“收敛”趋向加速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借鉴欧盟科技政策的经验,论文提出了五点建设意见。第一,我国科技政策应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行业科技政策与区域科技政策两套政策资助体系;第二,应注重行业科技政策与区域科技政策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协调,形成互为补充的科技政策体系;第三,区分各类科技政策的区域效果,在宏观层面上、中观层面上和微观层面上开展各具优势的政策措施;第四,应以区域科技政策为手段,提高落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发达地区的技术扩散能力;第五,应建立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构建科学的科技政策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