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贸易制度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动态的角度,站在国际农业贸易制度层面,透视WTO 农业协议的形成机理、变迁规律及运行效果,准确定位我国农业政策与WTO 农业规则的冲突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一套农业政策调整方案。在选题分析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借助国际制度理论、博弈论和集体行动理论等工具,构造了国际农业贸易制度创立与变迁的理论模型,并以典型的WTO 农业协议与共同农业政策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且预测了新一轮多边农业贸易谈判的方式、持续时间及可能的结果。主要结论为,农业贸易领域“囚徒困境”现象是国际农业贸易制度形成的直接动因;潜在利润的出现,吸引政治企业家从事制度创新,推动了国际农业贸易制度的变迁;有关国家对一项国际农业贸易制度安排具有一定共识,只是为制度变迁创造了可能性。究竟变迁能否发生,还取决于这些国家能否寻找到利益交汇点;国际农业贸易制度的需求国家与供给国家常常重叠,但从国内利益集团角度观察,二者又是分离的。其次,依靠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等分析手段,构建了国家的农业政策调整行为模型,以WTO 农业协议框架下各国的农业政策调整行为,检验了相应假说。结果表明,尽管各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目标相同,但采取的行为方式却不尽一致。实力雄厚的农业贸易大国往往以主动式调整为主、被动式调整为辅,必要时可通过修订游戏规则的方式,来达到战略调整的目的;而力量较弱的农业贸易小国多表现为被动、服从式调整,当然对符合国家长期利益方向的政策也会主动调整,但没有能力独自以规则修订者的身份来设置例外条款,以保障本国的特殊利益。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遇到农业政策冲突点问题时,往往要进行成本收益的权衡分析,决定是否及如何调整,才能使反映主导利益集团愿望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再次,以WTO 农业协议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和一般统计分析技术,从该协议对成员国农业政策的影响、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执行情况三个角度,分析了国际农业贸易制度的运行效果。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一是WTO 农业协议对成员国农业政策有一定影响,但不够明显。二是WTO 农业协议短期内没有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产生显著影响。三是WTO 农业协议大致上得到执行,但有不少因素影响了其执行效率。第四,在对WTO 农业规则进行全景理论透视,并描述中国农业政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辨识了WTO 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政策的冲突点,且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中国一系列特殊的农业政策安排,与WTO 农业规则之间的主要冲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大多数研究都比较关注直接、显性的规则冲突,而对隐性的体制冲突未给予足够重视。在一系列规则冲突中,以弱势冲突为主,强势冲突为辅。前者主要
其他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创新创业态度、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实地考察了新疆几所高校的众创空间。结合访谈内容,分析新疆大学
传播能力又叫人际能力,指与人及事物打交道的能力。控制、合作、适应,可视为人际传播能力的衡量标准。分析这三个主题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将有助于我们对传播能力概念的深入
本文以旋转类游乐设施的典型代表—旋转秋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如何提高旋转秋千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建立了旋转秋千的虚拟样机模
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居民收 入差距过分拉大,贫困人口状况恶化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政府 进行干预,实行适当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政府转
金属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和韧性等,其表达方法国家标准有明确规定。而最近出版的很多教材、发表的诸多论文中,常用力学性能的表达仍沿用旧标准。为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冲击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各类纠纷日渐增多,电子
淬火冷却过程是淬火介质流场、温度场与工件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应变场相互耦合的复杂过程。本文概述了淬火冷却过程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笔者就汉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中央设置管理边疆少数民族机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征收少量租赋与贡献土特产等几方面一一作了稽考和深入研究。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产业集群问题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由各自的学科范式出发,对集群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新经济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观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