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学生需要合作的特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提出利用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理论;根据班级管理的发展,研究者提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但是相关研究往往都是将合作学习和班级管理分割进行的,这实际上也分割了学生的合作性和主体性。合作性和主体性应该有机的统一于学生个体,因此合作学习的相关理念与班级管理研究也应该统一融合于教育之中。将合作小组的理念和做法运用于学生的班级管理,通过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同伴间的互赖互动,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参考相关合作学习和班级管理的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小学班级的合作小组管理模式。“合作小组”是班级中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以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行为为主体活动方式的学生组织单位。它是由班主任指导组建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每个小组组由4人组成,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和,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自评和反思,共同合作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以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同时对它的评价以各个小组成员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就为主要依据。该模式的运行主要分五部分:“组建——目标——评价——反思——自主”。班级成员在小组组建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引领、指导各项任务的完成;再通过捆绑式评价及时反馈、监督、反思和调整,达成个体和小组的目标。各个合作小组在“内驱自主管理”的激励下不断通过“定目标”——“评价”——“反思”——“再定目标”——“再评价”——“再反思”的循环往复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学生合作能力与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在充分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的实际效用出发,设计通过实践研究进行检验,以杭州市时代小学当时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被试,设置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实践操作。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级被试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班级,而实验班级的班级管理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班级。结合学生、任课老师、家长的访谈,发现无论是管理对象还是参与管理者都对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持认可、肯定的态度。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有利于班级管理过程的操作规范、提高管理效率,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自主管理能力。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模式研究不同于以往从社会学或管理学角度进行的班级管理研究,我们将合作学习作为理论基础把两种研究角度结合起来,发挥合作学习在关注群体动力、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团队竞赛、目标激励等做法的作用,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合作意识、自主参与意识,为班级自主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新视角。同时,基于两年实践运用,关注合作小组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这种模式对学生合作影响的有效性,以达成参与研究的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为更多的班级管理者提供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方法借鉴及模式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对小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有较大影响,对小学生的兴趣和目标制定都有积极的作用;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效提高小学班级运作与管理水平;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明确了目标,提高了学生反思意识,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学生、任课老师、家长都认可的班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