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动气针法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效方案。方法:将70例合格受试者利用PEMS3.1软件包随机分为治疗组(动气针法结合腹针组)和对照组(单纯腹针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的腹针处方为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深刺)、商曲(双,浅刺)、滑肉门(双,中刺)、石关(双,浅刺),患者伴有上肢麻木疼痛时,加用患侧上风湿三角(浅刺),并根据“腹部灵龟图”对应颈区进行取穴针刺。常规进针后留针30分钟。治疗组腹针处方和操作同对照组,常规腹针针刺后加用动气针法:在患者麻木疼痛上肢的对侧下肢寻找压痛点或条索状物,以痛为腧针刺,得气基础上嘱患者配合主动运动患肢,以患处症状减轻为度,留针期间共行针配合运动3次,每次留针30分钟。以上治疗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总共2个疗程,并于治疗前、治疗后和结束治疗后1个月三个时间点利用麦基尔疼痛量表一简表(SF-McGill)和颈痛量表(NPQ)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一般情况的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证型构成、疗程、SF-McGill量表中的PRI值、VAS值、PPI值和NPQ量表中的NPQ值均随着随机化均衡于两组中,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PRI值、VAS值、PPI值和NPQ值各项评分差值上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动气针法结合腹针组比单纯腹针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上幅度更大,疗效更显著。3.治疗结束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控制2例,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87.87%;对照组临床治愈控制0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为72.72%。经统计分析,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动气针法结合腹针组较单纯腹针组总体疗效更显著。4.一个月后随访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动气针法结合腹针组在PRI值、VAS值、PPI值和NPQ值各项积分比较上均低于单纯腹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动气针法结合腹针组比单纯腹针组疗效更巩固,复发程度偏低。结论:动气针法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腹针疗效更显著且持久,提示动气针法结合腹针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方面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复发程度偏低,疗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