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是一个文学与政治关系紧密和复杂的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如《创业史》、《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作品。近年来,“十七年”文学在研究领域的热度不断升温,并且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相关文献得到解密,更突显我们对“十七年”文学的重新审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以探寻被遮蔽的文本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还原性”地解读“十七年”女性创作。在本文第一章中,从“十七年”文学的研究现状整理入手,思考在当下研究中需要重视的两个点“整体关联性”和“文学本体性”。在对“十七年”女性创作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在女权运动、女性生存现状以及女性创作等各个层面,“十七年”女性在其中处于缺席和女性研究的边缘之中。由于“十七年”中的女性创作由于对文艺政策方针的顺应,积极向男性化写作靠拢,被男性写作所遮蔽、而未形成可以比肩“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的女性创作群体性性别特征,而在文学史和文学研究资料中成为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第二章为“十七年”女性创作文本解读,对当时作品的创作环境、创作动机、创作主题等文学生成情况进行了解析;通过表格整理和数据分析,对当时女性作家在“叙事和叙述”中表现出来与男性创作中在史诗性追求方式、主体性表现、叙事视角、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论证,发现在女性写作表面“无性”特征之下,仍然在细微之处隐藏着源自女性的创作特征。特别是在文学精神上,她们所体现出的坚韧延绵的创作精神,对政治及革命文化的的独立思考,对人伦话题和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精彩呈现,成为那个时代留下的美好文学珍藏,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精神闪光之处。本文第三章为“十七年”女性作家创作成因论研究,从“十七年”女性创作的成因论上探讨创作的发生和作品的生成过程,通过以杨沫、宗璞、草明为代表的女作家与以柳青为代表的男作家进行共时性的对比后发现,在创作成因上,女性作家多表现出自发的、由内向外的感性创作特征,因而更具文学的情感和审美品质;而男性作家则多表现出自觉的、由外向内的理性创作特征,使他们的创作构成记录时代风云变幻的、呼应社会政治期待的主流性文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