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py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属于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补益类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人参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之一,其药理活性的研究关系到临床更好的应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干、鲜人参和不同产地人参对不同物质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初步找出人参的神经保护活性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并揭示其可能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为人参资源更好的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别建立皮质酮、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MTT和LDH测定,比较不同浓度的干、鲜人参水提液对于皮质酮、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皮质酮浓度为200μM、谷氨酸浓度为30mM和过氧化氢浓度为150μM时,PC1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3.42%、49.64%、54.27%;干、鲜人参水提液对于皮质酮、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中、高剂量(0.125、0.25、0.5、1mg/ml)时,鲜人参水提液对细胞保护活性明显好于干人参组,且组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鲜人参较干人参具有更好的细胞保护活性。干、鲜人参水提液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均无保护活性。(2)通过MTT法测定,比较5种不同产地的人参样品对皮质酮、谷氨酸和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皮质酮和过氧化氢损伤模型上,抚松县人参样品的细胞保护活性较其他产地人参样品稍好,逊克县人参样品的细胞保护活性较其他产地人参样品稍差。而在谷氨酸损伤模型上,5种产地人参样品均没有表现出细胞保护活性。(3) PC1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人参水提液(0.125、0.25、0.5、1mg/ml)预处理24小时后,加入200μM皮质酮作用相同时间,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通过Hoechst33342和DNA碎裂片段染色检测凋亡PC12细胞,然后对胞内ROS水平,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线粒体膜电位(MMP),并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药物对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ICAD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人参水提液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神经细胞保护活性有关,其神经细胞保护机制与减少ROS的产生和阻断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加减三甲散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microRNAs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索该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icro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正常组、模型
跨期定价作为收益管理的重要技术,一方面能显著增加销售商收益,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策略性的选择购买时间,以最大化自己的消费剩余。消费者的这种策略性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各要素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多少,涉及到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家,然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认为中国是一个只拥有3000年左右的文明古国,因为以前中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在公元前841年以前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艾草就有了认知,《诗经》载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但当时是将其作为祭祀之物来用的,后来才发现了其药用价值,《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报纸
早期青白瓷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2006年发掘的铜锣山、道塘里窑址被认为是景德镇地区最早烧造青白瓷的窑业遗存。借助类型学和色度学方法,本研究对两窑出土早期青白瓷进
在新课程标準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让教学越来越科学和高效。即时性评价过程也属于这众多新兴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在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所做出一定及时和有效地评价,评价要充分符合教学的情景,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评价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即时评价也是一种反馈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馈,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可以完成全面发展。下文笔者将对小学语
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导致的应试模式,根本性地改变了教学的目的,学生的知识和素质都不能落下,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虽然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也需要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增强教师的意识和能力。让素质教育融入到书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输送人才。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在逐渐成熟,是最佳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时期。本文从“训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创新”三方
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常用的护理手段之一,自2000年10月我科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下简称留置针)以来,在克服静脉穿刺困难及改善护患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介绍了阜阳市甘薯市场的开发优势,分析了该市优质专用甘薯开发前景,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市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