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个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大家系的临床表现、遗传方式和致病基因。
方法:对一个中国内地汉族RP大家系进行实地调查,在获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眼部体检、视网膜功能和形态学检查,绘制家系系谱;同时对家系成员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选取分布在CA4、FSCN2、IMPDH1、NRL、RDS、RHO、ROM1、RP1、RP9、PRPF3、PRPF8、PRPF31、CRX、RP31、GUCAIB、SEMA4A、RP33基因侧翼的微卫星位点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利用两点法计算微卫星位点与致病基因间的最大优势对数。
结果:家系共有108名成员,75名直系血亲成员,23名患者。家系中患病成员夜盲、高度近视、眼底呈视网膜色素变性改变。患者视野进行性、向心性缩窄,甚至呈管状视野,光敏感度严重下降。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显示a、b波振幅明显下降,甚至呈熄灭型改变,潜伏期多正常。家系共五代,1-4代均有患者,有男性传男性的现象,男女患者比率约为1:1,患者父母必有一人患病,家系实际患病率约为30.67%。通过对家系的连锁分析结果排除了目前已报道过的adRP致病基因位点:CA4、FSCN2、IMPDH1、NRL、RDS、RHO、ROM1、RP1、RP9、PRPF3、PRPF8、PRPF31、CRX、RP31、GUCAIB、SEMA4A、RP33,两点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33个所选的遗传位标之间的LOD值均为负值。
结论:本家系为原发性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dominantRetinitispigmentosa,adRP)遗传规律。该家系的临床表现可能由目前尚未报道的致病基因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