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柔体建模的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设计评估方法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是机组运行主要故障源之一,其中多数故障与传动链的振动有关。风电机组传动关系复杂、运行过程载荷随机性等因素的存在,要求通过传动链的动态设计,改善传动链的动力学性能,降低机组共振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意义上,传动链包括主轴及其支撑、增速齿轮箱、制动装置、发电机系统等,而目前针对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设计的研究,多以单一的齿轮箱作为分析对象,难免造成结果的不精确,不能显著降低传动链的故障率。因此风电设备设计和整机制造企业急需相关的设计技术,为机组传动链的优化改进提供技术支持。论文提出一种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设计评估方法,通过某3MW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仿真实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有:(1)以模型尽可能真实反映部件特性为准则,考虑齿轮箱轴承的全刚度矩阵、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对传动链共振的影响,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风电机组传动链刚柔耦合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2)对传动链动力学模型进行时/频域综合共振甄别,得到传动链的固有频率,绘制二维坎贝尔图和能量分布图得到传动链的危险共振点以及相应的振动部件和激励频率,评估该机组传动链的振动特性。(3)运用模型对应真实风电机组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输出机组振动信号,将振动测试数据和时域仿真分析结果对比,验证此动态设计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下,各行各业竞相争逐,力求打破传统观念,在求新求变之路上寻找突破口。与此同时,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教育革新带来新契机,嵌入高等教育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诸学科谋求创新之际,高校思政课教育首当其冲,被视为时代改革创新的着力点。随着社会发展,VR技术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嫣然成为未来走向。本课题既有环境催生,又有现实依据,更有未来指向,主要采用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比
电力系统被视为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应确保其安全,以保证电力供应,发挥生命线功能,为抗震救灾提供支持。作为电力系统的源头,火电厂主厂房的抗震研究一直是电力行业的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似乎陷入了集体焦虑之中,信息的多样、多变、高速、全息的特征带给人类的是自身的异化,远离人群的异化,人与人之间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技术之一,相比于旧的发电形式更安全,改变了现有的能源结构,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投入于风力发电机的试验研究。对于1.5MW以上的大功率配套轴承,因轴承产品尺寸增大,所带来的轴承设计、工艺、制造、检测、试验等技术难题继而增多。国内轴承行业受限于不完善的试验标准、试验流程以及相对落后的产品开发理念影响,导致在产品开发阶段未同步进行轴承基础理论、检测试验方法的研究。因此,建立风力发电轴承
目的:探讨绿激光同期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85例NMIBC合并BPH病例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PVBT+PVP组(38例)、PVBT组(21例
6063铝合金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随着高铁与航空等工业的发展,铝合金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挤压产品日新月异,正向着复杂化、异型化、大宽厚比、高精密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采用连续挤压技术生产6063铝合金大宽厚比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LLJ400双槽连续挤压机,利用Hyper Xtrude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双杆连续挤压6063铝合金板材成形过程中,腔体内部速度、温度、流动应力及应变速率的变
稀疏优化方法在稀疏重构、信号估计、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研究者根据具体实际问题背景的稀疏形式构造合适的稀疏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转变和求解,设计相应的稀疏优化算法,使之更加高效、精确的求解稀疏优化问题的稀疏解.本文主要研究欠定线性系统稀疏解的稀疏优化问题.由于l0范数是非连续非凸的整数值函数,所以稀疏优化问题的求解是NP难的.本文提出了用剩余变量的l1范数代替其l2
单层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二维蜂巢状材料,厚度仅有0.335 nm,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强度最高的材料。由于优异的材料性能,石墨烯在工业众多领域
当今时代人类对能量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高效、绿色的能量存储设备因此受到重视。超级电容器是具有快速充放电、高功率密度、使用寿命长和安全等优点的新型能量存储设备,而电
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不断发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开发新型、高效的食源性微生物控制技术,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